摘要:為了解決企業的安全生產問題,基于動態經濟博弈理論,構建了企業和職工間安全生產博弈模型,從經濟學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企業和職工從自身利益上是如何就安全生產展開博弈,分析了不同事故率下的Nash均衡條件,通過實證研究了企業與職工間安全生產動態博弈過程,得到了企業安全生產制度加強和安全生產可行性評估的臨界點,并就不同的生產事故率,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0、引言
安全系統工程的觀點認為,在導致事故發生的三個主要因素(人、機、環境)中,人是最關鍵的,所以研究安全生產重點是研究人的行為。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要求職工按照規定安全生產,以達到安全效益的最大化。但不同的決策者會在不同時期對安全生產給予不同的重視程度,而職工也會在不同情況下采取不同的工作態度(安全生產和違章生產),致使企業與職工在安全生產問題上存在著博弈現象,并且整個博弈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循環重復過程。
相對來說,企業重點關注的是利潤高低,而職工除了重視人身安全保障外,還更多關注的是與生活質量有關的切身利益,如工資、福利待遇等。面對企業的規章制度和重視程度,職工會選擇自己的策略空間,通過博弈雙方相互學習對方的博弈策略,最終使雙方的策略組合達到子博弈完美Nash均衡。Aberu對這種現象及其均衡狀態進行了分析,但是沒有和具體的經濟問題相聯系。筆者根據動態經濟博弈理論,構建了企業和職工間安全生產博弈模型,以揭示企業和職工之間是如何從各自利益出發就安全生產展開博弈的。
1、模型的構建
1.1 企業在不同情況下的博弈
(1)企業重視安全生產,增加安全投入,進而產生成本負效應
在無事故發生時,職工違章生產與否都不能在企業的效益中表現出來,企業效益均為bl;
在有事故發生時,職工安全生產下企業效益為b2l;違章生產下企業效益為b22;顯然有b22>b2l;
(2)企業輕視安全生產,降低安全投入,進而減少成本負效應
在無事故發生時,職工的安全生產情況也不能在企業的效益中表現出來,企業效益均為b3,且b3>bl:
在有事故發生時,職工安全生產下企業效益為b4l,且有b41≥b22>b2l,違章生產下企業效益為b42,且b42>b4l;
1.2職工在不同情況下的博弈
(1)職工安全生產,增加勞動量,進而產生疲勞負效應。
在無事故發生時,企業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即對安全生產的投入多少不會在職工的效益中表現出來,所以職工效益均為r1;在有事故發生時,企業重視安全生產時,職工效益為r21(r21<0),企業輕視安全生產時,職工效益為r22(r22<0),且r22>r2l。
(2)職工違章生產,減少勞動量,進而得到相對效益
在無事故發生時,企業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也不能在職工的效益中表現出來,職工效益均為r3,且r3>r1:
在有事故發生時,企業重視安全生產時,職工效益為r4l,企業輕視安全生產時,職工效益為,r42,且r42>r22。
2、模型分析
在企業重視安全生產條件下,當職工安全生產效益期望E1大于職工違章生產效益期望E2時,職工肯定會選擇安全生產。由El>E2推導得,
在企業輕視安全生產條件下,只要職工安全生產效益期望局E3大于職工違章生產效益期望E4時,職工也會選擇安全生產。由E3>E4推導得,通過Nash均衡分析可以得出
(1)當
時,事故的發生概率P很大,無論企業對安全生產重視與否,職工都會自覺地選擇安全生產,并把它作為自己的策略偏好,如果社會上存在機會收益(包括工資、福利待遇、工作環境、區位條件、技能貢獻率等)并不低于現在職工平均收益的工作崗位,職工可能會轉到其他崗位。
(2)當
時,職工會根據企業的行為偏好不斷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和策略。這時企業要積極運用博弈的信號機制,不斷向職工顯示出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決心和重視程度,通過信號傳導促使職工安全生產。良好的安全生產信號機制能降低企業生產事故的發生率,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3)當
時,企業職工違章生產的可能性會增大。由于生產事故率很低,企業會對安全生產降低注意程度,職工也會僥幸違章生產。這時企業文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企業職工整體素質上升,才能使安全生產成為一種自覺行為融入到職工的意識中去。
(4)對于企業的效益來說,無論其是否重視企業安全生產,職工安全生時產生的企業效益總是大于職工違章生產時產生的企業效益,從上面的博弈效益矩陣可見E5>E6、E7>E8。所以,企業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總是希望職工安全生產,這樣無論企業對安全投入多少都將使企業效益達到最大。要實現這一點,對食業職工的要求就很高,職工必須熟悉該行業的生產工藝、明白事故發生的機理和潛在的危害性、具有很高的業務素養??梢钥吹?,企業職工的高素質人才比重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性因素。如當今的核電行業,正是由于他們有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所以能實現安全效益的最大化。
3、模型實證
為了更深入的理解安全生產經濟博弈,以某煤炭集團二礦為例具體分析企業與職工的博弈情況。二礦自1998年以后,受煤炭市場疲軟的影響,遭受到了煤炭市場的巨大沖擊,企業虧損嚴重。自2001年以來,由于煤炭市場好轉和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企業發生了巨大變化,生產得到很大提高,職工待遇得到改善,整個企業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在2002年底,二礦井下生產一線的職工平均工資額為1500元,企業的井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大體上是按照違章處罰在50~100元之間制定的,具體將視情節的輕重而變化。為了便于分析職工與企業的動態博弈情況,根據該企業2002年(1-9)月份的職工工資表和企業效益資料,把職工和企業的可能效益情況分解到每個工作日,得到2002年1~9月份企業和職工日均效益對照表(見表1),按照建立的模型可以計算出企業不同事故率下的職工與企業數學期望效益對照表(見表2)。
表1 2002年1一9月份企業和職工日均效益對照
表2企業不同事故率下的職工與企業數學期望效益對照
從表2可以看出來,當生產事故率處于不同的水平時,企業職工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在當前企業安全生產制度不變的情況下,職工在不同的事故率下與企業的博弈存在以下幾種情況:當生產事故發生率長期處于較低區間(p:0.25,0.3)時,由于違章生產可能會帶來更高的收入效益,職工會放松警惕而選擇違章生產。
當生產事故發生率處于第二個博弈模型區間(p=0.35,0.4,0.45)時,職工的生產行為受企業的影響較大。當企業重視安全時,職工為了自身利益會盡量選擇安全生產:當企業忽視安全生產時,職工也會僥幸違章生產力圖盡可能得到更高的期望效益。
當生產事故發生率上升到最后一個博弈模型區間(如p=0.45,0.5)時,職工會自覺地選擇安全生產。因為此時事故率很高,職工的僥幸心理相對減少,自我保護意識增強。
4 結語
(1)在既定的安全生產制度下,生產事故率很低時,職工違章生產的可能性較大,生產事故率高時,職工安全生產的可能性較高,這構成了博弈中的馬太效應。此時,企業應該盡快調整安全生產制度,使企業與職工間的博弈處于第二個博弈模型區間,合理引導博弈的良性發展,促進安全生產。
(2)
企業安全生產制度加強的臨界點,低于該事故率時企業所處行業屬于低事故行業。盡管行業生產事故客觀上不易發生,但是由于企業職工的人性因素將會使得人為生產事故頻發。企業必須要完善自己的安全規章制度,根據歷史數據得出自己的事故率發生曲線,合理制定一個符合自身特點的安全生產和違章獎懲條例,不斷對職工各種情況下的期望效益進行調整,使其達到和企業利益相一致的穩定Nash均衡狀態。
(3)
是企業安全生產可行性評估的臨界點,高于該事故率時,企業所處行業就屬于高事故行業。企業生產事故率高,職工流動性大,管理具有很高難度使得該行業生產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
(4)當生產事故率P處于企業安全生產制度加強和可行性評估之間時,如果企業重視安全,職工為了自身利益會選擇安全生產;如果企業忽視安全,職工可能會僥幸違章生產。因此,企業需要形成有效的安全生產信號機制,通過它反映企業的行為偏好,這樣職工就可以得出利于自己的策略選擇,而企業也可完全掌握職工的行為,這對于企業在不同時期強調不同的生產策略是很有益的。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網絡安全問題變得越發突出。對于集團公司而言,保護其重要數據和系統安全至關重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很多集團公司會選擇尋求專業的安全技術咨詢服務。那么,如何選擇適合集團公司需求的安全技術咨詢服務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2024-04-28安全管理與生產管理是企業管理中兩個重要且密切相關的概念。雖然它們都旨在確保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員工的安全,但在實踐中卻有著明顯的區別。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對安全管理和生產管理進行比較,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間的不同之處。
2024-03-01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不僅需要追求經濟效益,還必須注重環境、健康和安全(EHS)方面的管理。在這種背景下,構建EHS文化和推進QHSE(Quality,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管理體系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工作。本文將探討這兩個重要主題,并介紹如何在企業中實施和推動它們。
2023-12-20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他們的健康和安全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為了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和工作安全,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的員工健康與安全管理機制。本文將探討員工健康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的措施和建議。
2023-12-12在現代工作環境中,安全意識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尤其是在高風險行業中,如化工、石油等領域,防火防爆安全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更是至關重要。為了保障員工的安全與健康,我們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培訓矩陣,旨在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共同打造和諧的工作環境。
2023-12-11在現代商業環境中,企業面臨著各種不同類型的安全風險。這些風險可能來自外部威脅,也可能源于內部問題。了解并識別這些風險對于保護企業數據、資產和聲譽至關重要。以下是企業主要的安全風險類型: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