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風險管理就是指通過識別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并運用定性或定量的統計分析方法確定其風險嚴重程度,進而確定風險控制的優先順序和風險控制措施,以達到改善安全生產環境、減少和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的目標而采取的措施和規定。
安全風險管理的方法有兩種:前瞻性方法和反應性方法,它是安全實踐達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體現了人類對事故規律的認知和把握。
安全風險管理模式與現有的事后型、缺陷型安全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不可比擬的先進性。良醫治未病,安全管理的客體應是風險,而不是事故。風險管理的客體是風險,即所有發生危險的渠道和可能性,具有超前防范、分級管理、系統管控的特點,有利于實現安全可控、能控、在控。它是一種高明的管理手段,也是最趨近本質安全、最有利于實現可持續安全的一種管理工具。
安全風險是始終客觀存在的,但具有可度量性、可控制性。安全風險管理,正是針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而提前進行全面識別、動態防范和系統管控的一種治本舉措。它具有管理對象上的全面系統性、管理過程上的實時動態性、管理方法上的超前預防性、管理效果上的科學有效性。
事故、隱患背后的文化劣根和深層根源
人是安全工作的最大風險源。這其中,又可細分為思想風險、心理風險、行為風險等。多年的安全實踐表明,領導干部思想麻木不仁,管理人員麻痹大意,作業人員怕麻煩(簡稱“三麻”)是安全事故的罪魁禍首;心存僥幸、明知故犯、投機取巧等不安全心理和行為,是安全生產的隱形殺手;行為風險主要表現為管理違章、裝置違章和行為違章,習慣性違章更是事故之源。
從社會和歷史的原因來說,“投機取巧”是“三麻思想”產生的文化劣根。東方文化一個顯著特征是它內在的矛盾性,既強調規則的必要性和約束力,如提倡“沒有規矩、不能方圓”,又認為變通的合理性,“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致使人們在選擇時,只能從本位出發,根據特定環境下自身的需要靈活處理,制度的剛性大打折扣。郎咸平認為,“浮躁”和“投機取巧”是傳統文化的兩大毒素,余秋雨也認為,“缺少實證意識與辨偽機制”是中華文化的重大缺憾。人都是自己心靈的囚徒,這些負面的傳統文化,或多或少也對安全工作造成影響?!叭樗枷搿钡谋举|就是投機取巧,人作為經濟動物,都想以最小的時間精力成本、智力成本和勞力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領導干部安全履責不到位、作風漂浮,和一線作業人員想簡單、圖省事存在事實上“共謀”的“合意區間”,領導高高在上、員工高枕無憂、制度束之高閣,必然導致事故風險叢生。
從意識活動的規律來說,“一念之差”往往造成令人追悔莫及的嚴重后果。認知神經科學家認為,人類僅在5%左右的認知活動中是有意識的,我們工作、生活中的大多數決定、行動、情緒和行為,都取決于超出意識之外的95%的大腦活動———適應性無意識。適應性無意識讓人們在駕車時,無需通過復雜的計算,就能輕松轉過一個十字路口。人類的這種意識活動規律決定了安全工作存在天然的心理隱患:一方面,干部員工容易憑感覺和經驗辦事,產生“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的僥幸心理;另一方面,一旦感性認識戰勝理性思維、作業現場監護不到位,或者人們見怪不怪、集體無意識,一念之差必然導致一招不慎、一生遺憾。
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頑固性”是習慣性違章屢禁不止的主要根源。習慣性違章難以根治的原因,就在于頑固性、感染性。這是因為習慣一旦養成,就會在人們心中產生一個“自動導航儀”,誘導人們自覺不自覺地“按圖索驥”,因為這樣做人能得到一定的欣快感。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一個習慣,90天的重復形成一個穩定習慣。同理,改正一個錯誤的行為習慣,也至少需要90天以上的不間斷重復,并且這期間還要抗拒舊有行為模式產生的快感的誘惑,難度可想而知。一旦這些強迫性習慣和成癮性習慣,在糾正期得不到徹底“鎖定”和“凍結”,新的行為習慣就難以建立,舊的行為模式就會卷土重來。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反復做,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反違章工作任重道遠。
推進安全風險管理的幾點思考
安全事故離我們永遠只有一步之遙。我們需要堅持高起點謀劃、高質量推進,自主開發了安全風險信息系統,將風險教育、識別、控制等5個環節融入其中,并新增風險實時預報功能,在風險識別模塊新增“設備與環境風險庫”、“人員素質與管理風險庫”,使系統功能更完善、使用更方便、實用性更強。
以安全風險管理教育培訓為望遠鏡,提升思想力。督促各級各類人員系統掌握相關內容和方法,自覺提高風險意識和防范技能,做到知行合一?!峨娋W安全管理與安全風險管理》指出,“視覺接受90%以上的外界信息”,我們將據此加快安全警示教育室的建立,運用動漫和事故圖片等形式,增強沖擊力、吸引力。
以作業風險辨識控制為顯微鏡,提升控制力。深度開展作業風險辨識,全面加強現場管理。運用故障樹分析法,對各類現場風險進行排序,分門別類地制定控制措施,做到見微知著、舉一反三、由此及彼,風險應防盡防、應防必防、防必到位。確保所有現場都有“安全明白人”、“作業清白人”,運用“風險提示看板”和遠程視頻監控,增強對現場的控制力。深化安規學、考、用“百分行動”,將安規考試成績公開“曬出來”,將各崗位潛在的“危險分子”篩查隔離出來。
以企業安全風險評估為廣角鏡,提升洞察力。完善不同層級的風險數據庫,按上限確定風險等級,并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重點評估和防范“人的不安全行為”:一是防控思想風險,強化“四個堅持”。即堅持把安全第一責任人履責不到位視作第一隱患,堅持把分管副職履責不到位視作重大隱患,堅持把管理人員履責不到位視作重大缺陷,堅持把一線員工安全能力不到位視作緊急缺陷來研究、布置和落實。完善每周作業現場履責掛網制度,嚴格執行《生產現場領導干部到崗到位標準》。二是防范心理風險,落實以人為本。制定“安全行為觀察卡”,探索人崗匹配度測評,逐步摸索干部員工勝任安全工作的人格特征、心理素質和能力模型。掌握員工作業前的身體狀況和情緒變化,發現異常的及時調整。三是嚴防行為風險,切實加強過程控制。深化開展供電所安全生產能力評估,在人員配置、安全素質等8個方面實行剛性要求,全部滿足要求方為合格。高度重視分包商和外協隊伍的培養,建立分包商安全黑名單制度和準入、退出、懲戒機制,對具備條件的實行格式化培養、長期合作。
以監督檢查與持續改進為透視鏡,提升執行力。深入查找并解決影響安全的深層次問題,創新檢查方式,春檢、秋檢實行檢查組與被檢單位長期結隊,檢查發現的重復問題,要求被檢單位負責人和檢查組人員“說清楚”。分層次抓好“三必”培訓,即必知的安全規程和安全知識、必會的安全技能和標準化作業程序、必備的安全器具和資質證件的檢查落實。結合人財物集約化管理,加強轉崗培訓,崗位變化的員工必須培訓合格方能上崗。引導員干部工白天和晚上一個樣、領導在場和不在場一個樣、有檢查和沒有檢查一個樣、關鍵時刻和平時一個樣,確保企業安穩發展。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的內審是確保工作場所安全的重要環節。通過內審,企業能夠識別和評估潛在風險,采取預防措施,從而避免事故發生,保障員工健康和企業財產安全。
2024-04-30五一假期,高速公路成為眾多出游者的首選路線,但隨之而來的是安全檢查的多重挑戰。本文將探討在這一特殊時期,高速公路安全檢查面臨的主要挑戰,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2024-04-29五一假期,高速公路車流量激增,安全檢查成為確保道路暢通和預防事故的關鍵環節。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檢查效率,成為擺在各相關部門面前的難題。本文將探討一些實用的策略,以期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提升檢查的效率。
2024-04-29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集團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也需要與時俱進,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安全需求。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幫助集團公司做好安全管理,確保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期穩定發展。
2024-04-28當談到建筑工程時,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風險評估。建筑工程風險評估可以被看作是織就安全之網的過程,它旨在識別潛在的風險和危險,從而采取措施來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在建筑工程中,風險評估是一項關鍵的步驟,能夠幫助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并保障參與者的安全。
2024-04-25為了確保變電站的安全運行,進行全面無死角的安全檢查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確保變電站安全檢查全面無死角的方法: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