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油測井行業是石油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石油勘探的“眼睛”,石油測井利用各種物理原理,通過井下儀器、地面儀器及采集分析軟件等方法,測量根據地層的各類物理參數(孔隙度、放射性、導電性),從而獲得各種石油地質及工程技術資料,為完井和開發油田提供各類原始資料,在石油測井行業中,通常會接觸各類有毒有害物質,對職工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通過分析國內外先進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為石油測井行業的職業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ccupation 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縮寫“OHSMS”)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它與ISO9000和ISO14000等標準體系一并被稱為“后由來工業化時代的管理方法”。該體系為企業提高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提供了一個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使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動強制行為轉變為主動自愿行為,能夠提高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平。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由6個一級要素組成,根據管理PDCA循環法則(計劃、實施、檢查、改進),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系統組合起來,具有先進性和系統性,可以避免以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怪圈,通過定期管理評審,改進存在問題,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持續推進下去。
2、測井行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及現狀
由于測井作業在野外進行,勞動條件較差,許多生產環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2.1輻射危害
在測井作業過程中要使用放射性源,如不重視輻射防護與勞動保護工作,可能因接觸放射性物質過量輻射而導致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白內障、放射性皮膚病等放射性職業病。
2.2氨水中毒
在測井作業區域,解釋曬圖中會用到氨水,過量吸入氨氣,可出現眼結膜和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嚴重者可造成死亡。
2.3其它職業病危害
由于在生產準備中會運用焊接等工序,當人體吸入焊接產生的小于5μm的微粒粉塵后,極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時還會引起肺癌。沉積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會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細胞所吸收,導致細胞結構的破壞。
這些職業病危害因素如不加以控制,將會導致各種職業病的發生,不但會對員工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還會對企業的安全生產中造成影響?,F階段主要通過職業健康監護進行防控,通過定制職業健康監護計劃,定期組織體檢,企業、個人的職業健康檔案的建立等步驟,持續加強職業健康工作。然而這么做存在一定的問題。
第一,職業健康重視程度不夠。職業健康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但企業部分領導干部、員工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有些崗位不能安排落實,甚至空缺。
第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系統性不強。測井行業常年在野外工作,人員分散,工作環境惡劣,工作地區往往在山區、草原等,職業健康體檢資質醫院缺乏,體檢率不能保證100%。職業健康監護工作不能做到全覆蓋。
第三,職業健康體檢率不能達到100%。由于只是單純的做職業健康監護工作,缺乏與企業其他安全管理工作的溝通和協調,導致職業健康管理工作是單獨進行的,缺乏系統性。
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如何應用于測井行業
3.1如何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根據GB/T28001-201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OHSAS18001:2007,IDT),結合測井行業職業健康管理要求的特點,建立測井行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初步將管理要素分為6個一級要素和15個二級要素,具體要素分布情況見圖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原則是根據管理學PDCA循環法則,即“策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改進(action)”,每個階段的具體內容為:計劃階段應該根據測井行業職業病特點(接觸放射性照射、涉氨、其他危害),制定相應的職業健康方針、目標、計劃書及相關管理項目;實施階段主要是根據職業健康方針、目標,每年度、季度、月度進行相應的工作(如每季度進行個人輻射劑量監測、每年度進行個人職業健康體檢監測等);檢查階段主要是通過定期的檢查或體系審核等方式,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走訪等方式進行;改進階段主要通過召開管理評審或年度重點工作實施情況等會議方式,對本年度的職業健康管理工作進行評審,發現問題,找出改進措施和方法,確保下年度職業健康管理工作更進一步得到改進和優化。通過“PDCA”循環法則,可以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持續推進,保證相關工作得到落實,系統性治理測井行業的職業健康管理工作。
3.2體系運行中的重點及相關問題
根據測井行業施工地區跨度大,施工時間、地點沒有規律等特點,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在制定和實施中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體系運行的重點在于危害因素辨識方面。由于測井行業涉及放射源、氨水、電焊煙塵等危害因素,施工人員個體差異較大,很多施工人員并不知曉危害因素,所以,在體系運行中關鍵因素就是對于危害因素的辨識、評價和控制,通過辨識出危害因素,可以在源頭上杜絕各類職業病的發生。
體系運行中的難點及相關問題在于職業健康體檢率的問題。由于前面提到的作業地區跨度大,時間、地點不規律,所以不易保證100%體檢率。根據此問題,通過日常的工作總結出以下幾點措施:第一、企業在每年集中、統一安排1~2次職業健康全員體檢,所有涉及危害因素作業的人員都要參加,這種辦法可以保證大部分人員參加體檢。第二,各二級單位通過與施工地區的有資質的職業健康體檢醫院聯系,將本單位未體檢人員上報,并通過當地體檢的方式,將其余未體檢人員全部體檢。第三,所有的體檢檔案都要留存,以便企業、個人的職業健康監督檔案建立和維護,確保職業健康體檢的各環節合規、可控。
3.3幾點建議
由于我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建立起步較晚,與健康安全環境體系(HSE管理體系)的建立沒有同步?,F階段,各企業HSE管理體系的建立已初步完善,但由于職業健康管理工作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它與HSE管理體系應該是互相補充的作用。職業健康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應該在日常工作中認真分析,確保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的建立,真正確保企業不發生各類職業病,保證廣大員工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李巖君
核污染是指由核能使用、處理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物質泄漏或散播,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的情況。面對這一嚴峻的問題,建立健全的環境管理體系是至關重要的。賽為安全本文將探討HSE(健康、安全和環境)環境管理體系在應對核污染方面的作用,并分析其在實踐中的優勢。
2023-08-25當談到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時,ISO 45001標準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參考。ISO 45001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一項新的全球性標準,用于指導組織建立和實施有效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2023-07-112023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1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為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宣傳貫徹《職業病防治法》,進一步推動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政府領導責任、有關部門監管責任和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切實保障廣大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2023年《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以“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保護勞動者身心健康”為主題。
2023-04-13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持續提高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素質,強化和鞏固安全管理人員能力,打造珠海港股份公司高質量安全管理人員隊伍,3月16日,珠海港股份公司安環部邀請賽為安全首席培訓師張文海對企業安全管理人員進行集中授課。此次集訓授課采取線上+線下方式,共52人參加培訓。
2023-03-20環境健康和安全ehs管理體系是一套全面系統的企業管理制度,包括組織結構、流程、文化、人員、環境等方面。通過這套體系,可以有效提升公司整體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從企業戰略層面來看,這套體系的核心是以客戶為中心,圍繞客戶需求進行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以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從行業層面來看,這套體系的核心是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效率,實現降本增效。那么環境健康和安全ehs管理體系有哪些優勢?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2-12-28職業健康安全指的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和消除,包括防護用品的使用、作業場所的通風換氣、工作場所的清潔衛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職業病防護設施的配備等。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