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糧油企業創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目的,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創建方法和對策;將風險預控作為隱患排查治理的基礎,超前辨識與評估崗位、作業活動、區域安全風險,通過實施工程、技術、管理、個體防護等措施,把等級較高的風險點列為隱患排查治理的重點,分級明確風險措施管控責任與隱患排查管控責任,有效防控各類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從2016年開始,黨中央和國務院等各級政府多次要求企業開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工作,它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45001的核心內容,是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兩個重要要素,是推動安全生產關口前移、加強源頭治理的重要方法。糧油企業需要落實、推動雙重預防機制工作,創建形成與安全生產標準化、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融合為一體化運行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的自主機制,將風險管控在隱患形成前,將隱患排查管控在事故發生前。在此和大家對提高建設雙重預防機制的質量、效果進行探討,為糧油企業開展雙重預防機制提供指導。
1、創建雙重預防機制目的
糧油企業生產作業現場中存在眾多的危險源、危害因素,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險化學品(正己烷等)、爆炸性粉塵、特種設備、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很可能引發火災、爆炸等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
建設雙重預防機制,既要管控過程又要管控結果,它構筑了安全管理的兩道防火墻;管風險: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排查前,管隱患: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安全風險管控埋不到位、安全隱患未能及時有效排查治理是事故發生的潛在規律。從眾多的事故案例中可以了解到,事故的出現必然是由安全風險失控、隱患排查治理失控造成的,風險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主要是為了消除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糧油企業作業環境和生產條件比較復雜,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差異較大,各個企業通過全面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的管控,全方位落實隱患排查治理,從而達到對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的目的。
2、目前糧油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企業危害因素、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知識掌握較少
糧油企業規模大小不一,企業性質有國企、外企、私企等多種,人員文化水平有高有低,多數小型企業、私營企業危害因素、安全風險辨識與評估知識掌握較少;有的企業按照上級文件精神,照搬同行業企業的雙重預防機制管理模式,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不知道如何進行風險管控,很難達到控制風險、消除隱患的目的。企業自主學習雙重預防機制的積極性不強,有完全依靠第三方等外部力量的思想。
2.2風險管控意識淡薄,沒有落實到全員參與
部分企業危險因素辨識和風險評估認識不到位,員工參與度不高,只是安全管理人員在做,沒有按照全員參與雙重預防機制的要求開展工作,風險辨識評估的結果針對性性不強。
2.3風險辨識、評估遺漏場所、環節、部位
有的企業未形成系統的崗位與作業活動清單、設備設施清單、危險物料清單,不是按照建立的各個清單來開展辨識、分析、評估和控制,辨識評估職業病危害風險不足,沒有達到全方位、全過程辨識評估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行為和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致使企業整體風險辨識評估效果較差。
2.4安全風險等級評估不合理
有的企業人員進行安全風險等級評估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工作經驗來辨識和評估安全風險,對于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的準則把握不透,評價人員不熟悉評價準則或者風險評估取值不合理,導致評價級別不準確,在遇到意見分歧時并未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企業在安全風險等級評估中,經常會出現不同人員對風險等評估結果不一致的問題,難以對風險分級管控提供可靠依據。
2.5較大風險與重大風險的辨識把控不足
有的企業在風險辨識與評估時,未結合企業安全生產實際制定風險評價準則,不是辨識與評估企業存在的固有風險,沒有按照《工貿行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指導手冊(2016版)》使用指南及風險評價準則辨識、評估出企業存在的全部固有較大風險、重大風險,導致應為較大風險、重大風險而未判定為較大風險、重大風險的現象發生。
2.6風險辨識評估結果運用效果不好
有的企業制定安全風險管控措施,主要是依據安全操作規程、文件控制執行,沒有按照工程、技術、管理、個體防護等方面來制定管控措施,個別企業對辨識和評估出的結果所提出的控制措施沒有全部將《工貿行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指導手冊(2016版)》使用指南相應條款列入,內容比較簡單,管控措施表面化、不夠具體,落實到工作中的管控效果較差。針對此類問題,可以發現有的企業不懂得如何利用風險評估成果,致使風險評估工作成為應付上級檢查的內容,存在極大的局限性。
有的企業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的告知不到位,沒有進行三級管控牌、三卡、二單、隱患排查治理公示,沒有起到目視化管理的效果;有的企業對員工進行風險辨識評估結果的培訓不足,員工對風險辨識評估結果掌握較少。
有的企業安全風險評估結果沒有融合到安全操作規程中,企業的安全操作規程的編制沒有以崗位風險分析為依據。
2.7未對各級風險點進行隱患排查
有的企業建立的隱患排查清單中缺少風險分級管控清單中的各級風險點隱患排查清單,有的企業未制定各級風險點隱患排查周期及排查責任人或制定的排查周期、排查責任人不符合分級管控要求,未實現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一體化;在隱患排查中,沒有按照風險分級管控的原則排查事故隱患,忽視排查對象風險大小,沒有加大風險大的區域排査力度,眉毛胡子一把抓,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沒有重點,既浪費了資源,也埋下了安全隱患,有待進一步完善。
2.8隱患排查未做到閉環管理
有的企業隱患排查結束后,對于當場不能立即整改的,排查組織部門未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未向從業人員通報隱患信息;隱患排查組織部門未對隱患整改效果組織驗收并出具驗收意見,未形成隱患排查治理的閉環管理。
2.9雙重預防機制未與安全生產標準化、ISO45001融為一體
部分企業已經有了安全生產標準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45001,安全風險管控制度、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及實施表單都已建立;在創建雙重預防機制時,這些管理制度、實施表單又另起爐灶,未與雙重預防機制體系文件融為一體,形成同一個企業同一項內容有多個管理制度的現象,導致安全管理表面化,文件執行不統一,耗費了不必要的精力和物力。
3、糧油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方法和對策
3.1健全組織機構
糧油企業為了保證創建雙重預防機制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應健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組織機構,成員應包括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及重要崗位人員,并明確其應履行的職責;雙重預防機制的組織機構可以有效發揮領導作用,調動員工的風險辨識評估與隱患排查治理的積極性,達到有效落實風險管控和隱忠排查治理工作。
3.2安全風險排查、確定與風險辨識、分析
企業在風險辨識、分析之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準備相關的資料,了解生產工藝流程、設備功能和物料理化特征,為風險排查、確定與風險辨識、分析提供可靠依據。
企業的風險排查、確定,要建立覆蓋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的崗位和作業活動清單、設備設施清單、危險物料清單。
企業的風險辨識、分析,要制定安全風險辨識程序和方法,組織相關部門、班組、崗位人員,全方位、全過程對作業活動、設備設施、危險物料等進行辨識、分析,辨識各職業病危害風險點存在的粉塵、化學物、高溫、噪聲、電離輻射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來源、接觸方式及接觸時間、可能導致的職業病和健康損害等,做到系統、全面、無遺漏。
3.3安全風險評估
企業要制定符合法律法規及企業安全生產實際的安全風險評估準則或辦法;依據企業安全風險評估準則或辦法,對企業安全風險進行評估,確定安全風險等級,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分為重大風險(一級)、較大風險(二級)、一般風險(三級)和低風險(四級、五級),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示。
由于安全風險評估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要求參與評估人員應熟知企業評估準則,合理評估,評估級別正確;所以在實際工作中,為了盡可能避免風險辨識評估出現偏差,要加強企業風險辨識評估人員的專業能力、知識結構和工作經驗,提升人員培訓工作成效;企業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邀請專家指導風險辨識評估工作。
企業對評估后確定為重大安全風險的項目(紅色)要填寫清單、制定重大風險管理方案,將重大風險降低到低風險(黃色或藍色)。
3.4安全風險控制措施與風險分級管控清單
企業要組織相關崗位人員制定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技術、管理、個體防護等措施,同時企業要組織員工學習和掌握本崗位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企業要結合機構設置情況,合理確定各等級風險的管控層級;編制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內容包括風險名稱、風險位置、風險類別、風險等級、管控主體、管控措施等;確定各個風險點的管控層級、落實管控責任,實現對企業風險的有效控制。
3.5安全風險公告警示
設立三級管控牌:廠級(廠區)紅橙黃藍四色分布圖,車間級紅橙黃藍四色分布圖,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主要為較大風險告知卡);廠級和車間級四色圖中要有職業危害因素分布情況。公示三卡(承諾卡、應知卡、應急卡);公示兩單: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危害因素排查辨識清單。
以上332牌、卡要在廠區、車間醒目位置進行公示;對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工作場所和崗位,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
3.6隱患排查治理
隱患排查治理是一種有效的風險管控手段,隱患排查治理一般采取以下六步法。
(1)第一步:企業要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編制隱患排查清單。排查清單內容要包含風險分級管控清單中各個風險點及控制措施,同時要有日常隱患排查清單、綜合隱患排查清單、專項隱患排查清單、季節性隱患排查清單、節假日隱患排查清單、事故類比隱患排查清單。
(2)第二步:實施隱患排查。結合安全生產的需要和特點,組織企業員工按要求開展隱患排查,對各個風險點的隱患排查要按照重大風險每日排查、較大風險每周排查、一般風險每月排查、低風險每季度排查的排查周期進行。
(3)第三步:下達隱患排查治理通知單。對排查排查出的隱患要及時、準確填寫相關排查記錄,下達隱患排查治理通知單,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完成期限。
(4)第四步:事故隱患整改反饋。隱患的整改責任人在完成隱患整改后,以書面形式向下達隱患整改通知的部門人員反饋隱患整改情況。
(5)第五步:隱患整改閉環管理。由隱患排查組織部門對每個隱患的整改完成情況進行復查,記錄復查情況,對隱患實施整改閉環管理;對不能立即整改或危害較高的隱患應記錄詳實,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責任人和整改時限。
(6)第六步:隱患排查治理公示。在安全宣傳櫥窗或其他顯著位置,對每次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治理情況進行公示。
4、結論
糧油企業創建雙重預防機制,要避免上述雙重預防機制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文中闡述建設雙重預防機制六個方面、安全風險332公告法、隱患排查治理六步法,企業可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方法和對策并加以運用,盡可能將安全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前,將隱患整改完成在事故發生前,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安全保駕護航。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網絡安全問題變得越發突出。對于集團公司而言,保護其重要數據和系統安全至關重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很多集團公司會選擇尋求專業的安全技術咨詢服務。那么,如何選擇適合集團公司需求的安全技術咨詢服務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2024-04-28安全管理與生產管理是企業管理中兩個重要且密切相關的概念。雖然它們都旨在確保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員工的安全,但在實踐中卻有著明顯的區別。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對安全管理和生產管理進行比較,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間的不同之處。
2024-03-01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不僅需要追求經濟效益,還必須注重環境、健康和安全(EHS)方面的管理。在這種背景下,構建EHS文化和推進QHSE(Quality,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管理體系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工作。本文將探討這兩個重要主題,并介紹如何在企業中實施和推動它們。
2023-12-20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他們的健康和安全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為了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和工作安全,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的員工健康與安全管理機制。本文將探討員工健康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的措施和建議。
2023-12-12在現代工作環境中,安全意識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尤其是在高風險行業中,如化工、石油等領域,防火防爆安全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更是至關重要。為了保障員工的安全與健康,我們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培訓矩陣,旨在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共同打造和諧的工作環境。
2023-12-11在現代商業環境中,企業面臨著各種不同類型的安全風險。這些風險可能來自外部威脅,也可能源于內部問題。了解并識別這些風險對于保護企業數據、資產和聲譽至關重要。以下是企業主要的安全風險類型: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