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險源辨識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初始工作,也是體系建立的核心要素。體系建設隨后的各項工作全部圍繞著危險源的辨識而開展,因此危險源辨識也決定著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成敗的關鍵。本文結合作者在建立體系過程中的經驗,介紹了怎樣開展危險源辨識工作及可能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對企業在體系建立過程中的危險源辨識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危險源分類
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3.8)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其組合。實際工作活動中危險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復雜,這給危險源辨識增加了難度。在安全系統工程中,各種安全科學理論對危險源有多種分類方法。了解各種構成危險源的因素,在事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起作用進行的分類,會給危險源辨識工作帶來方便。
1.1按能量意外釋放理論進行分類
第一類危險源: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釋放的能量(能源或能源載體)或危險物質。
第二類危險源:可能導致能量或危險物質約束或限制措施破壞或失效的各種因素。
一起傷亡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兩類危險源共同作用的結果。第一類危險源是傷亡事故發生的能量主體,決定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第二類危險源是第一類危險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條件,決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第一類危險源的存在是第二類危險源出現的前提,第二類危險源的出現是第一類危險源導致事故的必要條件。因此危險源辨識的首要任務是辨識第一類危險源,在此基礎上再辨識第二類危險源。
1.2按導致事故的原因進行分類
根據《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2009)的規定,將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分為四類:
第一類“人的因素”,包括:心理、生理危險和有害因素、行為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第二類“物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化學性危險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險和有害因素;
第三類“環境因素”,包括:室內作業場所環境不良、室外作業場所環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業場所環境不良;
第四類“管理因素”,包括職業安全衛生的組織機構、責任制、管理規章制度、投入、職業健康管理等方面。
2、危險源辨識
識別危險源(3.6)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危險源辨識的思路如圖1所示。
3、危險源辨識方法
危險源辨識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詢問交談、現場觀察、查閱有關記錄、獲取外部信息、安全檢查表、工作任務分析法、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樹分析、故障樹分析等等。個人認為工作任務分析法比較有邏輯性,能夠較系統的辨識危險源,理論聯系實際,可以較快的做好危險源辨識工作。
工作任務分析法:(崗位分析。首先,確定崗位類別,然后,列出崗位所有作業內容,界定各作業的執行步驟,最后分析每一步驟的可能危害。②流程分析。首先,將生產流程分成許多單元,然后針對每一流程單元,分析可能的偏差及危害。③可能產生偏差的五個方面:人(培訓不夠、防護不當、個人身體原因、精神原因):機(正常、異常、緊急三狀態下的噪聲、失控等):料(毒性、易燃性、腐蝕性、放射性、感染性);法(方法不當、操作不當):環(過分擁擠、通風不好、光線太暗或過強、溫度太高或太低等)。
4、危險源辨識充分性
為確保危險源辨識的充分性,應收集與組織活動、人員、設施有關的適用的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標準,沒有按照法律、法規、標準規定要求做的,就是我們要辨識的危險源。例如:安全生產法三十四條規定,生產經營場所和員工宿舍應當設有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保持暢通的出口。禁止封閉、堵塞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員工宿舍的出口。那么相應的,生產場所、員工宿舍沒有符合緊急疏散要求的出口是危險源:出口沒有安全標志是危險源:安全出口被封閉、堵塞也是危險源。
為確保危險源辨識的充分性,可以借鑒本單位和同行業以往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案例,行業規定,一些作業文件的安全注意事項等。
為確保危險源辨識的充分性,還應根據組織活動的變化情況,及時重新識別和更新危險源,讓危險源處于動態的、有效的管理之中,例如:企業在采用新工藝、新材料,使用新設備,生產新產品時,應及時對“四新”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識別。
5、結束語
危險源辨識是體系運行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它既影響到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針的制定,又影響到組織職業健康。
二、防御性駕駛
我們經常聽到“防御性駕駛”這樣的詞眼,那么什么是防御性駕駛呢?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能夠準確地預見由其他駕駛員、行人、不良氣候或路況而引發的危險,并能及時地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預防事故的發生,這種可避免危險發生的駕駛方式即為防御性駕駛技術。
大量事實證明,85% 的交通事故是由人為錯誤造成的,10% 的交通事故是由于機械原因造成的,另有 5% 是不可抗力,如橋梁坍塌、山體滑坡等造成的。10% 的機械故障也可以通過人的預防性檢查和維修來避免。所以我們認為絕大多數的交通事故都是人為錯誤造成的,避免交通事故的根本是改變人為錯誤,也就是改變不良駕駛習慣。防御性駕駛分為被動防御和主動防御 , 以下,將向您介紹一些防御性駕駛方法。
如何安全使用車輛設備——被動防御
座椅
開車前請調整座椅 :
●確保胸口到方向盤有 25cm ;
●確保前腳掌可靈活地控制剎車板 ;
●確保您的背部緊靠椅背。
記住 :離方向盤不要太近或太遠(圖 1)
圖 1 正確調整座椅示意圖
頭枕
調整頭枕,使其完全支撐您的頭部 (圖 2)。
一個調校得適當的頭枕可以在撞車時將受重傷的可能性減少 40%? 50%。
●即使車速只有 10km/h,發生碰撞時,車輛的加速與減速的力量也將全部擠壓在人脆弱的頸部,如果得不到汽車頭枕的保護,車內駕乘人員的頸部很容易受傷;
● 26% 的追尾事故中,駕乘人員的頭部或頸部會受傷 ;
●在同等條件下,使用質量良好的頭枕比使用劣質頭枕的駕乘人員在追尾事故中頸部損傷概率降低 24% ;
●后腦與頭枕之間的距離越近越好,最好不要超過 10cm ;
●在車輛碰撞事故中女性比男性發生頭頸部受傷的幾率高出 1.8 ? 2.2 倍。
圖 2 調整頭枕示意圖
車鏡
將側鏡向外調整減少盲區,保證在鏡面里能看到1/4 的車尾。
安全帶
使用安全帶可以降低前排乘客因車禍死亡幾率的45% ;坐在汽車后排座的乘客如果不系安全帶,一旦發生車禍,不僅本人負重傷的幾率是系安全帶情況下的 10 倍,也會使前排乘客負重傷的幾率升高 50 倍。
如何正確地系安全帶 :
●肩帶要在您的肩膀之上,不要低于您的手臂或放背后 ;
●肩帶不要壓在脖子上 ;
●腰帶要系在您的胯部上面,而不是腹部。
安全氣囊
在系安全帶的情況下,氣囊可以很好地防止您撞到方向盤、儀表盤或擋風玻璃,但當您從側面、后面撞車或翻轉時,它保護不了您(除非有側面氣囊)。如果不系安全帶,撞車時,氣囊可能會傷害您。
正確使用安全氣囊以及需要注意的有關事項,包括以下 5 方面內容 :
1.正常情況下,裝備安全氣囊的汽車,其點火開關轉到“ACC”或“ON”位置時,系統會進行安全氣囊自檢功能,若儀表盤上的安全氣囊警告燈長亮,則表明安全氣囊系統有故障,應進行修理。
2.汽車裝有前排雙安全氣囊時,不可讓 12 歲以下兒童坐在前排或在此位置安置兒童座椅。因為安全氣囊的沖擊力是兒童承受不了的,會對兒童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3.前風擋玻璃或車內后視鏡上不要懸掛飾品。在氣囊彈出時,懸掛的飾品會受到碰撞,飛向駕乘者,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4.不要在安全氣囊和駕乘者之間或安全氣囊外部的標識部位放置堅硬或尖銳的物體,否則,安全氣囊打開時強大的沖擊力會將它們壓向駕乘者身體,同樣會造成嚴重傷害。
5.最后需要提示的是,駕駛員所佩戴的眼鏡最好選擇不易破裂的安全鏡片,以免在氣囊打開時造成對眼睛和面部的傷害。
輪胎
●經常檢查保持輪胎氣壓正確 ;
●及時更換超年限、磨損、變形的輪胎 ;
●最好由專業人員進行輪胎更換。
系統的防御性駕駛方法——主動防御
用系統的防御性駕駛方法駕駛,不僅能減少撞車風險,也能減少導致您或乘客或其他路面使用者受到傷害的風險。因為,您能使用系統的駕駛方法去識別風險和采取正確的應急反應。這個方法可以分成 5 步:
1.放眼前方地平線
學會用眼睛盡可能遠地觀察道路前方的情況,發現潛在危險,以便提前采取適當措施。
2.保持車距和能見度
控制好車速,保持足夠的反應及操作車距和足夠視野,能看清整個駕駛環境,就能在車輛周圍創造一個安全空間。
3.不斷變換視線
變換視線使您能夠持續搜索駕駛環境,獲得必要信息,對正在發生的許多情況跟蹤,并據此調整自己的駕駛。
4.識別并反應
通過對任何風險提前識別并反應,就可以通過調整車速和自己在車道的位置來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5.采取控制措施,引起他人注意
作為一名司機,您必須保證自己的車輛在道路上能被別人看見,否則,不要繼續原先的操作,直到您確認他們看到您為止。
疲勞駕駛管理
影響駕駛安全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疲勞駕駛。人的生物鐘隨著不同時間段有所變化,我們身體睡覺、吃飯、活動的工作周期是 24 ? 25h,而一天中最疲勞的時間段是午夜到凌晨 6 點 ;午飯之后,您自然會感到昏昏欲睡 ;所以,我們盡量避免在這些時段駕駛,以下是減少疲勞駕駛的方法 :
●在長途駕駛前補足睡眠 ;
●盡量不單獨駕駛 ;
●保持車內較低溫度 ;
●不要連續駕駛 , 每 2h 休息15min。
●一天的駕駛時間最多不要超過 11h。
人體疲勞波動示意圖
長途駕駛管理
●在您準備長途前,告訴車輛協調員 :離開的時間、目的地、預計到達時間 ;
●到達后,聯系車輛協調員,告知安全抵達 ;
●返程前,重復之前的做法。出發前的準備工作 :
1.檢查車輛的關鍵設備 :
●輪胎 ( 胎壓是否充足?胎壓不足會多費 5%以上的油 , 甚至引起輪胎過熱爆胎 ) ;
●水箱 ;
●燃油 ;
●車燈等。
2.研究清行程路線,最好備上 GPS 衛星導航儀。
3.駕駛人員確保有足夠的休息。
4.在出發前,對將行駛的路線進行路面風險分析,判斷哪些路段是危險路段,需要做何防范措施。
相關文章
4、談夜間防御性駕駛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的內審是確保工作場所安全的重要環節。通過內審,企業能夠識別和評估潛在風險,采取預防措施,從而避免事故發生,保障員工健康和企業財產安全。
2024-04-30五一假期,高速公路成為眾多出游者的首選路線,但隨之而來的是安全檢查的多重挑戰。本文將探討在這一特殊時期,高速公路安全檢查面臨的主要挑戰,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2024-04-29五一假期,高速公路車流量激增,安全檢查成為確保道路暢通和預防事故的關鍵環節。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檢查效率,成為擺在各相關部門面前的難題。本文將探討一些實用的策略,以期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提升檢查的效率。
2024-04-29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集團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也需要與時俱進,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安全需求。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幫助集團公司做好安全管理,確保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期穩定發展。
2024-04-28當談到建筑工程時,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風險評估。建筑工程風險評估可以被看作是織就安全之網的過程,它旨在識別潛在的風險和危險,從而采取措施來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在建筑工程中,風險評估是一項關鍵的步驟,能夠幫助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并保障參與者的安全。
2024-04-25為了確保變電站的安全運行,進行全面無死角的安全檢查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確保變電站安全檢查全面無死角的方法: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