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并不容易。我們企業的員工可能來自于五湖四海,擁有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和受教育程度,如何把這些不同性格的人在有限的范圍內統一起來呢?統一管理是我們必須首先要做的事,從上到下形成一個企業統一的安全管理標準,形成一個良性的安全管理氛圍,才能使得安全生產有效落地。
有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企業的員工可能來自五湖四海,他們有著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文化水平,那么怎樣在有限的范圍內將不同個性的人結合起來?統一管理是我們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只有自上而下形成企業統一的安全管理標準和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圍,才能有效實施安全生產。
在《安全生產法》修改之前,在很多人看來,安全就是安全部門的事,就是安全管理人員的事。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也與之前的安全管理思路有關。法律要求企業必須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造成了這樣一個前提“氣氛”邏輯,既然企業設置了這樣的部門,也有了安全員,理所當然就認為安全由他們管,出了事由他們負責。
但在執行過程中,效果顯然不盡如人意,表現為安全部門并沒有實權,安全管理人員說了不算,久而久之成了老板和同事眼中的“背鍋俠”“閑人”。然而,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比如安全投入,需要財務的支持;人員的配備,需要人力資源的支持;現場的生產,是一線生產部門具體負責。而安全部門脫離這些配合,就成了“三無”部門。但讓安全部門獨攬大權也不切實際,那就只能是要所有部門都承擔責任,這就是三管三必須。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這也是新的安全生產法的一大亮點,安全不再是安全部門的事,不是少數人的事,是所有部門,所有人的事。
有人說這是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倒也不見得,其實本質上來說就是一次糾偏,對之前錯誤理念的修正?!鞍踩a,人人有責?!边@話恐怕人人都知道,但并非人人都能深刻認識到。這次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三管三必須,其實就是換了一套說法,顯得更與時俱進一些罷了。
新的安全生產法實施是否就意味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即將全面落地?答案是不太可能,未來也很難實現,要想全面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回到企業實際,你會發現安全管理工作的現狀仍是“一地雞毛”,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一般來說,國企在安全上相對私企還是比較重視的,而最近去了一家地方國企,在安全上卻也是做的一塌糊涂。安全員什么也不懂,也沒持證也沒經過培訓。員工配備嚴重不足,員工不停的倒班,嚴重超出勞動時間,無法保證員工的休息。甚至連勞保服都不能及時發下來,一問原因居然是領導因為流程審批環節有問題不同意。
不可置否,安全管理混亂確實就是企業安全管理的現狀。也許那些大的國企央企,化工企業這些安全會做的相對較好,但那些中小企業,工貿企業,他們怎么搞安全?又怎么落實這個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恐怕完全是茫然失措的狀態。
真實的安全管理混亂原因一般來說有以下幾方面:
1、安全流程管理不合理。很多企業要么是沒有書面的流程,或是流程只是書面上的,高層管理人員沒有重視,更可怕的是高層認為流程對管理沒有用。所以流程不細致,流程沒有形成閉合,從而導致管理不規范不統一。
2、安全權責管理不清晰。有些企業流程和職責是脫節的,職責是根據想像做的,而不是根據實際的工作流程。流程除了規范做事的先后順序,更重要的是體現了部門或崗位的職責。而脫節的職責管理相當于沒有管理。
3、安全績效管理不到位。很多人一聽績效管理都會覺得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作,或績效就是罰款,這些都是錯誤的。人都是利己的,無論是高層還是普通員工,人們首先更多的是關注自己,只有通過績效管理,來實現團隊利益與個體利益的共同發展才能實現共贏。
4、團隊管理者領導力不足。領導力不足讓基層員工缺乏自上而下的凝聚力,員工沒有一致的安全觀。加上人員流動性大,骨干又留不住,待遇不合理,員工缺乏積極性,權責混亂,員工不聽從調遣,不服從管理....諸如此類問題層出不窮,可想而知公司安全管理的混亂程度。
安全生產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證企業員工的安全,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高效的管理可以激勵員工充分發揮潛能,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秘訣和制勝法寶。那么面對這些管理混亂問題呢?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要想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可以從這三方面入手。
一、加強員工安全教育,提高職工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是使廣大職工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做到知行合一,促進安全生產的有效舉措。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要崗責匹配地進行培訓,對基層要分工種、按崗位進行安全技術技能教育培訓,提高各崗位的安全技術水平;對中層要分權責、按“一崗雙責”和“三管三必須”進行安全履職能力的提升培訓;對高層來說,最重要的厘清安全管理思路,抓住安全管理的核心重點。針對職工隊伍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立足對全體職工的共同要求進行教育培訓,全面做到人人受教育,個個知安全。安全培訓不是為了培訓而培訓,要以實踐為目的,并落實到加強職工現場安全操作的實際,使職工“知”安全、“會”安全,并做到“能”安全。
二、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從法律法規入手,結合企業的實際出發,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各項措施能夠有落地依據,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服務。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規范化,作業行為標準化是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要求。要不斷完善、細化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和辦法,完善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才能切實保障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三、安全生產工作重在防范,嚴格管理監督。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說明在安全工作中的“預防”事故發生的重要性。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必須貫徹安全工作以預防事故的發生為根本,而不能以事故發生后的處理為根本?!胺阑加谖慈弧?、“防范勝于搶險”,都充分說明了“預防為主”的重要性。堅持“安全工作重預防,全員防護保平安”的原則,要求崗位自保、班組互保、全員力保,讓職工全身心工作,全力以赴保安全。
其實企業安全管理整體提升,恰如一個身體比較弱的人想要強身健體需要綜合調理。
結合“十四五”規劃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規劃綱要和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的實施以及《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目標和要求,新形勢下,企業安全管理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現有的一些或傳統安全管理方式已難以適用于當前的工作。具體表現為:缺乏安全管理工具、難以及時掌握現場安全風險隱患、一線作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安全管理意識難以落實到位、隱患排查治理標準不完善、缺乏系統性的安全培訓等特點。
既然傳統的安全管理難以解決現有的困境,那不妨試試互聯網工具吧!借鑒國際先進的安全管理經驗和方法,結合我國企業安全生產特點,賽為于2015年研究開發了一套能在較短時間內幫助企業顯著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一整套可落地的解決企業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的方法,我們(稱為“安全征程”)。借助互聯網、移動通信、物聯網、云服務和大數據等技術,專門開發了匹配落地的安全生產信息化工具——安全眼。
以賽為安全系統化的安全咨詢方案為基礎,針對企業安全風險特點,與生產運營充分對接的新型企業安全管理工具,能精準有效解決企業安全生產制度落地、員工安全培訓教育、安全生產風險實時監控/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雙重預防機制)和科學化決策等最具挑戰的安全管理難題。真正能幫助您輕松解決安全管理混亂等棘手難題。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網絡安全問題變得越發突出。對于集團公司而言,保護其重要數據和系統安全至關重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很多集團公司會選擇尋求專業的安全技術咨詢服務。那么,如何選擇適合集團公司需求的安全技術咨詢服務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2024-04-28安全管理與生產管理是企業管理中兩個重要且密切相關的概念。雖然它們都旨在確保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員工的安全,但在實踐中卻有著明顯的區別。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對安全管理和生產管理進行比較,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間的不同之處。
2024-03-01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不僅需要追求經濟效益,還必須注重環境、健康和安全(EHS)方面的管理。在這種背景下,構建EHS文化和推進QHSE(Quality,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管理體系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工作。本文將探討這兩個重要主題,并介紹如何在企業中實施和推動它們。
2023-12-20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他們的健康和安全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為了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和工作安全,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的員工健康與安全管理機制。本文將探討員工健康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的措施和建議。
2023-12-12在現代工作環境中,安全意識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尤其是在高風險行業中,如化工、石油等領域,防火防爆安全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更是至關重要。為了保障員工的安全與健康,我們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培訓矩陣,旨在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共同打造和諧的工作環境。
2023-12-11在現代商業環境中,企業面臨著各種不同類型的安全風險。這些風險可能來自外部威脅,也可能源于內部問題。了解并識別這些風險對于保護企業數據、資產和聲譽至關重要。以下是企業主要的安全風險類型: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