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煤礦作為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多年來為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整治,特別是2000年以來開展的煤礦安全專項整治,本市地方煤礦得到飛速發展,礦井質量、礦井生產能力以及抵御風險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煤礦管理水平得到加強,地方煤礦正朝著健康、穩定的企業化方向邁進。但是,隨著煤礦開采活動的頻繁、開采深度的加深、開采規模的不斷擴大,增大了煤礦管理難度,加劇了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
1 地方煤礦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人才欠缺,人員素質差
“臟、累、苦、險”和工作條件惡劣、工作環境差是煤炭行業的特點,由于煤炭行業的特殊性,一方面決定了煤炭行業技術人才的欠缺,另一方面決定了煤炭產業工人的素質差。首先經過正規培養的人才嚴重不足,在每年高校的招生中,涉煤專業是很難招生的。由于機構改革,煤炭部不再設立,一些原屬部管的煤炭工業學校劃歸地方,這些學校因無生源,已逐步改制,一些院校的涉煤專業也因生源不足逐步縮小規模。由于缺乏后備人才,煤炭行業已經出現人才斷層。在最近幾年,地方煤礦得到蓬勃發展,但專業技術人員奇缺,滿足不了煤礦發展的需要,許多企業花高薪都聘用不到滿意的人才,為此投資者很感慨,“5年前涉煤專業技術人員找不到工作,而現在高薪也難找到合適人才和留住人才”。其次,穩定人才難,人才流動性大。由于地方煤礦投資規模小,大部份都為個人投資,煤礦地處偏僻,技術人才與企業的關系是雇主與雇員的關系,聯系雙方的紐帶主要就是經濟利益,一旦利益受到影響,雙方的關系必然不存在。因為是個人投資,相對來說投資業主追求的是短期利益,盡快得到投資回報,因而不可能甚至無法同技術人員建立一種長期共存的伙伴關系,雙方之間的合作是短暫的、臨時的、互惠互利的,根本不可能出現永久的和“礦興我榮、礦衰我辱”的局面。對于煤炭產業工人,由于煤炭產業的特點,特別是現在地方煤礦機械化程度還非常低,工人勞動強度非常大,煤礦生產還要靠人海戰術,導致工人文化素質非常低,年輕有文化的人寧愿選擇打工等其它就業形式,也不愿意挖煤。同時,地方煤礦也不能保證工人后顧之憂,工人能干一天拿一天的錢,不能干了與企業的關系就不存在。工人是為了生存而來,企業效益不好似乎與自己不相干,不行就走,另找一家企業再干。不存在主人翁意識,更沒有主人翁精神。
1.2 管理滯后,管理機構不全,管理制度不完備
私人業主辦礦,首先追求的是效益,其次才是考慮安全問題。高效、節約是每一個投資者的辦礦宗旨。沿用國有大礦的管理模式,將所有機構健全,配齊所有人員,對地方煤礦業說是做不到的,也是不現實的?,F在煤礦的很多機構和很多管理制度還很粗放,是為了檢查的需要,流于形式,不是為增強企業管理實現安全生產。嚴格說來,現在的地方煤礦很多都不能算是一個企業,還處于一個轉型時期。
1.3 投入不足,適應不了安全生產的要求
隨著開采深度的加深,“水、火、瓦斯、頂板”等危害程度的增大,增加了管理難度,必須要增大安全方面的投入。但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追求較高的效益降低投資成本是原則,重生產,重效益,輕安全,輕投入的思想必然存在,能不花的錢盡量不花,能湊合的就湊合。
1.4 行業管理難度大
一是行業管理部門缺乏一批專業性強,技術水平精的隊伍。煤炭行業管理部門多年來對煤礦的管理以行業管理為主,許多人員沒有接觸過煤礦,煤礦現在還不能依靠自身完善管理制度,解決和處理生產中存在問題。要實現安全生產,必然需要各級各部門給予更多的指導、服務和監督,以便煤礦盡快依靠自身實現安全生產。這就需要管理部門要從單純的行政管理向技術型管理轉變。二是安全管理難度大,地方煤礦完全是個人的投資,國家不拿一分錢,督促煤礦增大安全投入,如果煤礦沒有資金,政府也拿不出錢來給予支持,要實施關閉,沒有達到關閉條件,責令煤礦停產整頓,時間越長,隱患也越多。三是安全職責大,管理部門特別是煤炭管理部門同企業之間是監督與被監管的關系。對企業的管理是行業管理和安全監督管理,不是上下級關系,管理部門不是企業的頂頭上司,不能干預企業,但煤礦發生事故,就要追究管理部門責任。目前地方煤礦的現狀、行業特點,不發生事故是偶然的,發生事故是必然的。
2 建議采取的措施
2.1 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不斷為煤炭行業輸送各類技術人才一是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推進速度,各地方建立煤炭職工專門檔案,提前在煤炭行業中推行社會保險,責成各煤礦必須按養老保險規定足額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在整個煤炭行業中形成一個能留住人的環境,減少人才流動,特別是向其它行業流動。二是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重點從業務技能和安全技能方面進行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安全意識,使每一個從業人員在所從事崗位上業務熟練程度等得到很大的提高。培訓方式可以根據從業人員不同的文化程度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如傳、幫、帶,技術比武等。三是各地區拿出結合地區實際的人才培養計劃,采取統招統分,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等方式解決煤炭行業人才不足的問題。
2.2 引導、督促煤礦完善管理,逐步走向企業化管理的道路要逐步引導煤礦樹立“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安全”的意識,實行科學管理,規范管理。在實現科學管理的同時,建立機構、充實人員,既發揮職能,又精兵簡政。
2.3 督促煤礦提足安全專項基金,并正確引導煤礦資金投入;合理使用維簡費,補充煤礦投入的不足.首先煤礦業主的安全認識是到位的,關鍵是很多業主對煤炭行業不熟悉,從未涉及這個行業。煤炭行業又具有特殊性和較強的專業性,這就需要對煤礦業主進行合理引導,引導煤礦將資金投入到安全管理方面,避免無效投入。其次,對于存在重大隱患必須投入資金進行整改的煤礦,充分依靠行政手段督促煤礦投入整改。最后,充分發揮維簡費的作用,合理使用維簡費補充煤礦投入的不足。
2.4 強化管理職責,加大行業管理的力度,促進煤礦逐步走向健康、穩定的發展道路
要造就一支業務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的行業管理隊伍,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把行政管理逐步轉向技術管理,引導、服務煤礦,使煤礦進快進入依靠自身管理實現安全生產的軌道。
3 結語
煤炭行業有特殊性,專業性很強,“臟、累、苦、險”、工作條件惡劣、工作環境差是煤炭行業的特點,煤炭產業高風險,同時又是高回報,既要有承受高風險的精神壓力,更要有化低風險的能力,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取得高回報。地方煤礦不同于國有煤礦,有固定資產,有完備的管理制度,有豐富的人才資源,但地方煤礦同國有煤礦的行業標準、政策要求一樣。地方煤礦要發展,必須要解決管理上的不足,解決人才欠缺的問題,解決投入不足的問題,要做到“明白人辦礦、明白人管礦”,要實現安全生產,才能取得高回報。
礦山開采規模的不斷擴大,礦山作業面臨的安全風險也在增加。為了提高礦山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進行礦山安全作業應急管理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2024-04-01礦山安全事故頻發,已經成為制約礦業發展的重要問題。礦山企業在進行安全行為管理提升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克服這些挑戰并實現持續改進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將就礦安全行為管理提升過程中的挑戰和改進策略進行探討。
2024-03-20煤礦是一個高風險的工作環境,如何有效實施煤礦安全行為管理提升,確保礦工安全作業是每一個煤礦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以下將從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利用科技手段和持續改進機制等方面進行探討。
2024-03-20煤礦作為一個高風險、高危險的行業,安全事故頻發。為了提高煤礦安全水平,保障礦工的生命財產安全,煤礦安全行為管理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然而,是否能通過提升煤礦安全行為管理來真正杜絕安全事故呢?本文將從煤礦安全現狀分析、安全行為管理改善措施和實際效果等方面展開討論。
2024-03-19煤礦作為重要的能源資源,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由于煤礦作業環境復雜、作業過程危險,煤礦事故頻發,礦工生命安全難以得到有效保障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這一現實,提升煤礦安全行為管理顯然是保障礦工生命安全的必由之路。
2024-03-19危險化工工藝在現代工業生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和經濟效益。然而,危險化工工藝的特殊性也使其存在一定的風險。本文將探討延遲焦化是否屬于危險化工工藝,并提供相關的評估和管理方法。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