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相關人員通過對大量事故的調查和分析,發現事故預防的根源在基層站隊,因此在基層站隊大力推廣和實施HSE管理體系,可以從根本上防止事故的發生或將事故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一談HSE管理體系在管道儲運公司基層站隊的推廣和應用。
1、轉變思想觀念,強化全員HSE意識和技能培訓
1.1組織領導干部進行意識培訓
領導重視是開展HSE管理工作的前提,推廣和實施HSE管理體系,離不開領導的支持,離不開人、財、物的支持,所以必須組織領導干部進行意識培訓。
1.2選拔骨干集中進行培訓
加強HSE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培訓以及員工的HSE意識和基本知識培訓,成立精干的宣傳培訓小組,以點帶面,才能全面帶動開展HSE培訓推廣工作。
1.3建立培訓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培訓、考核、持證上崗制度。定期對員工進行HSE技術和要害崗位的專業強化培訓,使每一位員工都清楚本崗位的HSE技術要求。推廣培訓工作應貫穿于整個HSE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始終。
2、認真開展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做到全員參與
2.1成立風險評價小組,認真開展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工作
風險評價是所有HSE要素的基礎?;鶎诱娟爲⑽:ψR別與風險評價流程,成立由工藝、設備、電氣、儀表、HSE管理人員和生產骨干組成的風險評價小組。
評價小組應首先著眼于防范,依據專業經驗、評價標準和準則,不間斷地組織識別作業活動和設備的危害因素和隱患,進行科學的風險評價。其次,評價小組圍繞HSE方針、目標和指標以及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結果,結合在日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制定隱患治理方案并落實整改,按不同的隱患等級實行分級管理,分別建檔,做到全面統籌、限期整改、定期檢查。對某些暫時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項目,按照體系的要求,制定風險控制和應急措施,確保其處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2.2堅持全員參與的原則
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的最終目標是杜絕一切事故的發生,要實現這個目標,全員參與是關鍵。因此,培訓推廣小組要經常深入班組,采用多種培訓方式,讓所有的員工掌握風險評價的基礎知識、方法和方法的選擇以及如何確認危害的根源和性質;發動全員參與本崗位的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認真分析本崗位的作業活動、設備設施、工作環境存在的不符合項,使員工明確本崗位的職責;清楚工作區域和作業活動中實際和潛在的危害、風險和環境影響,以及危害的程度,明確要采取的風險控制和防范措施;清楚工作區域和作業活動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和應急措施;作業前,讓員工親自參與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不僅體現了體系的管理思想,而且可以強化和提高員工的HSE素質。
2.3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風險評價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只有這樣,評價結果才有可操作性,才能為制定運行控制文件、管理方案、應急預案和作業指導書提供科學依據。
2.4選擇正確的識別方法
正確的識別方法是能否識別出危害、風險和環境影響的關鍵。在選擇識別方法時,應考慮以下因素:活動或操作性質;工藝過程或系統的發展階段;危害分析的目的;所分析的系統和危害的復雜程度及規模;潛在風險度大小;人力資源及其他資源;信息資料及數據的有效性,是否符合法規的要求,等等。
3、統一規范基礎管理,是開展HSE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
3.1建立危害識別登記制度
對危害識別工作應進行動態管理。在體系建立和運行初期,基層站隊開展的危害識別工作不規范,主要表現在系統性不強,分析內容不全面、偏差大,分析人員的主觀性大,連續性不強,因此,必須建立危害識別登記制度,以充實和完善今后的危害識別工作。
3.2制定風險控制措施,是隱患治理工作的基礎
風險控制措施是HSE管理體系建立并有效運行的核心基礎。實施HSE管理體系,可以及時確定、評價、更新危險源及環境因素,制定風險控制措施,確定隱患治理方案,促進隱患治理工作的貫徹落實。
4、強化作業風險管理和應急管理
4.1強化作業過程中的風險管理
(1)針對危險性大、易出事故的作業如動火、進設備、高處作業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作業前必須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即由站隊長組織HSE管理人員及生產技術骨干共同研究,把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或與作業過程有關的影響HSE的因素及隱患列出來,然后針對這些影響因素及其風險程度和范圍,制定風險控制措施。作業前,作業人員對照方案進行現場落實,確認簽字后方可作業。
(2)對與直接作業環節有關的HSE管理制度、作業文件,從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出發,進行充實和完善。尤其是對動火作業、進設備作業等危險性較大的作業,加強作業前準備、作業過程控制和作業結束檢查等各個環節的管理,進行作業活動檢查和運行控制符合性檢查分析,以強化直接作業環節的監督檢查。
4.2建立應急管理制度
建立應急管理制度,對所有生產設備設施、要害部位、重大危險作業以及可能引起火災、爆炸、大面積泄漏、環境污染的場所、設施及運行系統,制定應急預案,明確相關人員在應急處理中的職責,規定演練和組織方式,以提高員工反事故應急處理能力。
5、風險評價與日常管理工作相結合
(1)在制定站隊年度HSE計劃、隱患治理、員工培訓、安全教育等工作時,應以風險評價的結果為基本依據,制定相應的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
(2)充分利用班組安全活動,組織員工開展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工作。
(3)增強事前預防的HSE管理理念,提高員工的風險意識。在不同的作業場所,都要設置有相應的HSE警示標志和標語,有效地引導和提示員工的行為。
(4)站隊HSE管理人員負責組織自查自改活動,對查出的隱患要整改、分析、查找根源,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5)站隊應對設備的危害性、作業場所的危害因素、工藝操作過程、作業環節的危險性進行分析,提出并組織實施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
6、建立HSE程序化管理模式
6.1建立分級管理制度
建立分級管理制度,在資料和文件控制程序中規定哪些是處級控制的,哪些是基層站隊控制的,在相應的層次中建立基層站隊的受控文件清單,接收、發放文件記錄等。
6.2編制可操作性強的應急預案、作業指導書基層站隊在組織業務骨干編寫應急預案和作業指導書時,應注重發揮全員參與的積極性,力求做到“寫我所做,做我所寫”。使應急預案和作業指導書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組織審核、實施操作,進行持續改進。
6.3建立受控文件清單
基層站隊要建立適合本單位的受控文件清單,受控文件至少包括基層單位的年度HSE目標、員工的職責、風險因素清單、適用于本單位的程序文件、作業文件、上級下發的有關HSE管理方面的文件,以及法律法規及其符合性評審報告。然后,根據不同層次和崗位的職責和作用的不同按照適用于自己崗位的體系文件去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增加或減少一部分程序或作業文件,并且在體系運行的過程中應有動態修改的過程和結果的記錄,只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完善體系,才能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7、規范HSE考核制度
從強化“事先預防”的原則出發,開展HSE管理評比獎勵活動,制定HSE考核辦法,由結果考核為過程考核,即由考核HSE結果分解為考核HSE管理工作的各個過程,實行風險共擔,使每項HSE工作都能落到實處。
作者:陳 勇 喬永華
相關閱讀: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的內審是確保工作場所安全的重要環節。通過內審,企業能夠識別和評估潛在風險,采取預防措施,從而避免事故發生,保障員工健康和企業財產安全。
2024-04-30五一假期,高速公路成為眾多出游者的首選路線,但隨之而來的是安全檢查的多重挑戰。本文將探討在這一特殊時期,高速公路安全檢查面臨的主要挑戰,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2024-04-29五一假期,高速公路車流量激增,安全檢查成為確保道路暢通和預防事故的關鍵環節。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檢查效率,成為擺在各相關部門面前的難題。本文將探討一些實用的策略,以期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提升檢查的效率。
2024-04-29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集團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也需要與時俱進,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安全需求。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幫助集團公司做好安全管理,確保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期穩定發展。
2024-04-28當談到建筑工程時,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風險評估。建筑工程風險評估可以被看作是織就安全之網的過程,它旨在識別潛在的風險和危險,從而采取措施來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在建筑工程中,風險評估是一項關鍵的步驟,能夠幫助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并保障參與者的安全。
2024-04-25為了確保變電站的安全運行,進行全面無死角的安全檢查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確保變電站安全檢查全面無死角的方法: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