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多方面的策略和措施。以下是一些創新和有效的提升方法:
1. 提升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能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升是提升安全管理的關鍵。企業應注重培訓的廣度和深度,強化專業知識的深層次化,并通過聘請專業技術機構或技術人員對作業人員進行培訓,降低因業務不精而產生的特種設備事故風險。
2. 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企業應積極配合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加強生產、制造和檢測環節的質量控制工作,自覺承擔起安全責任。企業主體的責任落實是預防重大事故的基礎。
3. 建立智慧監管新模式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治理理論迎來了合適的載體。通過數據采集、清洗、挖掘分析、賦值加權等技術實現風險計算,如采用純B/S架構模式,可以較好地完成數據處理、交換共享、管理、分析與輔助決策等功能。
4. 打造智慧監管應用場景
通過制定特種設備編碼規則,開發并優化移動端掃碼應用功能,全面推進特種設備生產、使用、維保、檢驗、監管等相關人員開展掃碼,實現在用特種設備實時全量賦碼。
5. 推進物聯感知應用
加強特種設備物聯感知體系建設,推動特種設備制造單位出廠前加裝物聯感知裝置,引導使用單位對在用特種設備加裝成熟可靠的物聯感知裝置,重點推進公眾聚集場所和住宅電梯物聯感知接入。
6. 創新智慧監管先進技術
強化安全風險監測預警,打造特種設備安全風險預警模型,將特種設備企業生產經營異常、日常安全管理、作業人員行為、物聯感知告警等問題信息作為影響因子納入模型算法,不斷迭代優化提升高風險識別及時性和準確性。
7. 夯實智慧監管數據基礎
建立并完善全省統一特種設備數據庫,全面對接國家、省、市及應急、公安等相關數據庫,實現數據統一匯聚交換與共享,保證數據的唯一性。
8. 健全智慧監管規范體系
規范特種設備物聯感知接入應用,完善物聯感知的制度保障,重點制定特種設備全周期數據管理、特種設備物聯網數據分析等標準規范。
通過上述措施,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從而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社會和諧穩定。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是確保設備安全運行、預防事故的重要環節。以下是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幾個關鍵要點:
2024-12-13起重吊裝作業是高風險活動,不當的操作可能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本文分析了起重吊裝操作不當可能帶來的風險,并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2024-08-14特種作業由于其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和作業風險的不確定性,一直是安全管理的重點領域。有效預防特種作業安全事故,不僅關系到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也關系到企業的穩定發展。本文將探討預防特種作業安全事故的有效策略。
2024-08-13特種設備是保障生產、研究和社會生活運行的重要工具,為了確保其正常運行和人員安全,持續強化特種設備全員安全履職能力至關重要。本文將從建立安全培訓體系、加強安全意識教育、提供技術支持等多個方面提出實施策略,旨在推動特種設備全員安全履職能力的不斷提升。
2023-11-03安全和環保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關切,各行各業都應承擔起安全環保責任。對于企事業單位而言,評估其安全環保履職能力是確保生產經營活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本文將提供一份完整的安全環保履職能力評估指南,以幫助廣大企事業單位全面提升其安全環保管理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2023-10-25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特殊作業在各個行業中變得日益常見。然而,由于特殊作業涉及到一定的風險和安全隱患,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來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特殊作業許可與作業過程管理系統應運而生,成為提高作業安全性的關鍵。
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