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背景
國務院安委辦2016年10月9日印發《關于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要求堅持風險預控、關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進一步強化隱患排查治理,盡快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和規范,完善技術工程支撐、智能化管控、第三方專業化服務的保障措施,實現企業安全風險自辨自控、隱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領導有力、部門監管有效、企業責任落實、社會參與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產整體預控能力,夯實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堅強基礎。
《意見》強調,企業要對辨識出的安全風險進行分類梳理,對不同類別的安全風險,采用相應的風險評估方法確定安全風險等級,安全風險評估過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關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險源、勞動密集型場所、高危作業工序和受影響的人群規模,重大安全風險應填寫清單、匯總造冊,并從組織、制度、技術、應急等方面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要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分別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制作安全風險告知卡。
全面排查風險點、風險因素和危險源,加強對風險的管控,提高企業本質安全。
企業不消除隱患,隱患就會消滅企業,甚至造成人亡企滅的嚴重后果。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力拼搏。安全生產工作與其他工作一樣,只有遵行規律方能駕馭它,各級領導和安監干部必須堅定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將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牢牢挺在前面。
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不見得能成就一個企業,但如果做不好,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卻足以毀掉一個企業。
二、雙重預防機制概述及基本概念
1、“雙重預防機制”來源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從國家層面開始重新思考和定位當前的安全監管模式和企業事故預防水平問題。
2016年1月6日,習近平對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血的教訓警示我們,公共安全絕非小事,必須堅持安全發展,扎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堵塞各類安全漏洞,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勢頭,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習近平強調,重特大突發事件,不論是自然災害還是責任事故,其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主體責任不落實、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法規標準不健全、安全監管執法不嚴格、監管體制機制不完善、安全基礎薄弱、應急救援能力不強等問題。
必須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勢頭,對易發重特大事故的行業領域采取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推動安全生產關口前移,加強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為什么開展“兩體系”建設?
首先,構建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預防機制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實現縱深防御、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的有效手段。
其次,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建設是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企業主要負責人的重要職責之一,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是企業自我約束、自我糾正、自我提高的預防事故發生的根本途徑。
3、開展“兩體系”建設會不會加重企業負擔?
企業運行現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及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均制定發布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作為一個推薦性的標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針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使用過程方法,并結合采用PDCA循環和基于風險的思維,從源頭控制危險源,提供一個全面的、系統的安全管理思路。但未明確具體的針對各行業的操作方法。
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
作為安全系統管理的兩個核心環節,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中均有明確要求,并作為其基礎關鍵環節存在。其核心理念也是運用PDCA模式與過程方法,系統的進行風險點識別、風險評估與管控措施的確定,并對各個過程制定規則、原則,進行過程控制并做到持續改進。
構建雙重預防體系并不是給企業目前安全管理增加麻煩,更不是“兩張皮”。對于扎實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的企業,通過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將會使目前安全管理體系更加系統和深化,從根本上實現事故的縱深防御和關口前移。
4、政府安排部署,總體指導工作
5、企業層面風險分級管控內容
6、工作開展步驟
7、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實施方案
以下是雙重預防機制的圖文詳解,內容直接抄了過來
1.如何構建雙重預防機制:
2. 雙重預防機制內容:
序號 | 成果目標 |
1 | 建立安全風險清單和數據庫 |
2 | 制定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
3 | 設置重大安全風險公告欄 |
4 | 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 |
5 | 繪制企業安全風險四色分布圖 |
6 | 繪制企業作業安全風險比較圖 |
7 | 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 |
8 | 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
9 | 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或數據庫 |
10 | 制定重大隱患治理實施方案 |
3.風險分級管控體系與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關系:
風險分級管控體系是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基礎”。
根據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的要求,企業組織實施風險點識別、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典型措施制定和風險分級,確定風險點、危險源為隱患排查的對象,即“排查點”。
通過隱患排查,可能發現新的風險點、危險源,進而對風險點和危險源信息進行補充和完善。
風險分級管控:
風險分級管控是指按照風險不同級別、所需管控資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而確定不同管控層級的風險管控方式。
風險分級管控的基本原則是:風險越大,管控級別越高;上級負責管控的風險,下級必須負責管控,并逐級落實具體措施。
“紅橙黃藍”四級(紅色最高)
隱患排查、隱患治理、隱患信息:
隱患排查是指企業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對本單位的事故隱患進行排查,并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的工作過程。
隱患治理是指消除或控制隱患的活動或過程。包括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職責分工明確整改責任,制定整改計劃、落實整改資金、實施監控治理和復查驗收的全過程。
隱患信息是指包括隱患名稱、位置、狀態描述、可能導致后果及其嚴重程度、治理目標、治理措施、職責劃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總稱。企業對事故隱患信息應建檔管理。
4.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隱患排查治理流程圖
5.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流程:
6. 隱患分級排;
公司級: 通常風險級別為I級和II級的風險點,I級和II級風險點通常應包括重大危險源,風險點所產生的后果嚴重、易產生重大隱患的風險點,或后果不嚴重、但發生概率較高的風險點所涉及的危險源。
專業級: 專業管理直接管理或相關的活動、過程、裝置、設施、設備、物料等風險點所涉及的危險源,如供電專業的排查點可包括高壓線路、高壓配電、低壓配電、配電柜(箱)、避雷系統、檢維(搶)修等活動等風險點中的危險源。
車間級: 基層單位管轄范圍內所有的設施、設備、作業過程、人員(含外來人員)等風險點所涉及的危險源可設為排查點,包括在本區域內的公司級、專業級排查點。
班組級: 除專業能力或設備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實施排查的危險源,將本班組內所有的設施、設備、作業過程、人員(含外來人員)等風險點所涉及的危險源可設為排查點。
崗位級: 除專業能力或設備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實施排查的風險點,將本崗位內所有的設施、設備、作業過程、人員(含外來人員)等風險點所涉及的危險源應設為排查點。
7. 風險分級管控程序
8.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程序
9.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流程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的內審是確保工作場所安全的重要環節。通過內審,企業能夠識別和評估潛在風險,采取預防措施,從而避免事故發生,保障員工健康和企業財產安全。
2024-04-30五一假期,高速公路成為眾多出游者的首選路線,但隨之而來的是安全檢查的多重挑戰。本文將探討在這一特殊時期,高速公路安全檢查面臨的主要挑戰,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2024-04-29五一假期,高速公路車流量激增,安全檢查成為確保道路暢通和預防事故的關鍵環節。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檢查效率,成為擺在各相關部門面前的難題。本文將探討一些實用的策略,以期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提升檢查的效率。
2024-04-29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集團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也需要與時俱進,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安全需求。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幫助集團公司做好安全管理,確保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期穩定發展。
2024-04-28當談到建筑工程時,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風險評估。建筑工程風險評估可以被看作是織就安全之網的過程,它旨在識別潛在的風險和危險,從而采取措施來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在建筑工程中,風險評估是一項關鍵的步驟,能夠幫助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并保障參與者的安全。
2024-04-25為了確保變電站的安全運行,進行全面無死角的安全檢查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確保變電站安全檢查全面無死角的方法: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