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根據大量的事故統計與分析,60%~90%的電力事故主要是由于人們存在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的思想所造成的,但又都是小概率事件。如何避免和減少此類事故的發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頭等大事。筆者受墨菲定律的啟發,通過對安全管理過程的分析和研究獲得如下結論:消除有關人員的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是充分發揮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
2、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的產生于一個并不精彩的故事。故事的起源地在美國。據說事情發生在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認為他的某位同事是個倒霉蛋,不經意地說了句玩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边@句笑話在美國迅速流傳,并擴散到世界各地。在流傳擴散的過程中,這句笑話逐漸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變成各種各樣的形式,其中一個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壞事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多么小,它總會發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边@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雖然墨菲本人并不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他說這句話的本意也并非如此,但勿用置疑:墨菲對這句話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所以后人只好將此定律冠以其名。
這個定律真的這么神奇么?還是冥冥中有人作祟?回顧一下你的生活,是否真的是這樣呢?不帶傘時,偏偏下雨;帶了傘時,偏不下雨!在門外電話鈴猛響,進了門就不響了;你等的車總是不來,你不等的車已經過去了好幾輛;你打翻的杯子里總是有水(茶,咖啡,等等難以清理的東西);你總遇到不想遇到的人;回到家門口發現沒帶鑰匙,而且這時候家里肯定沒人;在超市買好東西的時候,結帳的隊伍肯定排長龍;要出門的時候總是發現找不到鑰匙(或手機、錢包);出門坐車的時候,等的那一輛車遲遲都不來;直到無可奈何的坐上了出租車,下意識的回頭一看,那該死的巴士這時候正好緩緩的進站……這樣的事總是無可奈何,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卻是時常發生!我覺得很難以置信,世界上的倒霉事為什么這么巧合?你或許也會有同樣的感覺。
3 、墨菲定律的基本觀點
在數理統計中,有一條重要的統計規律:假設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實驗(活動)中發生的概率為p(p>0),則在n次實驗(活動)中至少有一次發生的概率為:
Pn=1-(1-p)n
由此可見,無論概率p多么小(即小概率事件),當n越來越大時,pn越來越接近1。這一結論被著名學者墨菲應用于安全管理,他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觀上存在著一種錯誤的做法,或者存在著發生某種事故的可能性,不管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小,當重復去做這件事時,有某人按照錯誤的做法去做,事故總會在某一時刻發生。也就是說,只要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這個事故遲早會發生的。例如,在維修中,忘記恢復接線、未核實軟件功能是否掩蓋等小概率事件,通過維修人員的努力,可以減少差錯的發生,但不能杜絕這種差錯的發生。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為“墨菲定律”。長期的安全管理實踐,證明了這一結論的正確性
4、墨菲定律的內涵解析
“墨菲定律”誕生的時期,正是人類社會高速發展的時期。各類物質快速增長,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人類社會在一定程度上戰勝了自然界的限制:飛機上了天、火箭升了空、原子彈爆了炸......人們對未來充滿著希望,樂觀。在這個時候,人們覺得一切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一切都在人類的掌握之中。但事實上,人類的發展與智慧對于茫茫宇宙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人類也在不斷地犯錯,各類災害、事故也在不停地發生。比如,雖然我們一直期望車禍不要發生,但最終來來往往的道路上總是避免不了會出現種種事故;最近的廣東九江大橋在一艘貨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撞擊下,轟然而塌。雖然我們期望不發生人為責任事故,但#4機組漏油………具體到企業,我們會發現:如果某個工位存在工傷的隱患,那么這個隱患遲早會變為現實;如果你覺得某位同事對你有意見,過不了多久,你就會從其它同事那里得知這位同事對你有所不滿;......這些事情上我們都能見到“墨菲”的身影。
“墨菲定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一個規律,即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正面發展趨勢、負面發展趨勢,這兩種發展趨勢互相依存、互相包容,如果不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與引導,則事物的正面發展趨勢將轉變為負面發展趨勢。這個道理與中國古代哲學所提出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殊途同歸。
“墨菲定律”則是事前定律,它的要義是:只要有發生壞事的可能,不管可能性有多小,這個壞事肯定要發生。這既不是占星師的巫術,也不是撒旦的詛咒,而是數理統計中的一條科學規律?!澳贫伞钡墓绞莗n=1-(1-p)n,p為概率,n為實驗的次數,可以理解為事故隱患次數,不論概率p有多小,當n越來越大時,壞事pn越來越接近1。
“墨菲定律”警示我們,只要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不注意解決問題,不迅速堵塞漏洞,必然會釀成事故案件。
5 、墨菲定律的啟示
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是盡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著應對吧,關鍵在于總結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它。
對待這個定律,安全管理者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消極的態度,認為既然差錯是不可避免的,事故遲早會發生,那么,管理者就難有作為;另一種是積極的態度,認為差錯雖不可避免,事故遲早要發生的,那么安全管理者就不能有絲毫放松的思想,要時刻提高警覺,防止事故發生,保證安全。正確的思維方式是后者。根據墨菲定律可得到如下啟示:
5.1事先周密計劃。
設想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情、情況或發展趨勢(可用魚骨圖、頭腦風暴法等工具,識別出可能出現的事情、情況或發展趨勢),不忽略小概率事件(注:數學上的一個概念,指如果一件事情很小可能發生,則認為幾乎不可能發生,忽略不計,這一理論被用于控制圖)。
由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實驗或活動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給人們一種錯誤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動中不會發生。與事實相反,正是由于這種錯覺,麻痹了人們的安全意識,加大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其結果是事故可能頻繁發生。譬如,中國運載火箭每個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以上,即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萬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1997兩年中卻頻繁地出現發射失敗,雖然原因是復雜的,但這不能不說明小概率事件也會常發生的客觀事實??v觀無數的大小事故原因,可以得出結論:“認為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是導致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根本原因。墨菲定律正是從強調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的角度,明確指出:雖然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一次實驗(或活動)中,仍可能發生,因此,不能忽視,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墨菲定律”告誡我們小概率危險事件的存在———這就是安全的神經末梢所在。
抓安全就要從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抓起??v觀安全事故的發生,大都是因為日??此坪苄〉碾[患積累而成,如規章執行不到位、忽視操作中細小的環節等。而這些不起眼的隱患,往往會釀成重大安全事故。
我們要時刻抓住安全的神經末梢,防患于未然,惟有如此,才能使事故早現端倪,消滅于萌芽階段,從而確保安全。
5.2 建立預警機制
針對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事情建立預警機制(在品質管理方面,使用控制圖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法;對于其它的事情,則可識別出重大事故發生的苗頭,及時預警)
墨菲定律給我們的啟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符合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這也印證了世界上的真理是相通的,并不因國界而存在異同。
現實中,人們往往等到出了問題之后才忙于做處理事故、案件的“事后”工作,召開各種會議進行反思,總結教訓,最后得出“慘痛結論”。亡羊補牢,加強防范,這無疑是必要的。但安全工作最好的辦法還是將著力點和重心前移,在找事故的源頭上下功夫,見微知著,明察秋毫,及時發現事故征兆,立即消除事故隱患,比如近來政府取締黑煤窯,每取締一座就等于清除了一個重大事故隱患,從根本上防止了嚴重事故的發生。這就要求安全責任人要在防止事故上多用一點心,緊繃一根弦,多盡一份力,同時注重群策群力,讓大家多想辦法、多出點子,讓每個人意識到“防事故人人有關,人人關心防事故”,如此,防事故的意識增強了,責任到位了,防范得力了,必能防患于未然。
5.3 長鳴警鐘
安全管理的目標是杜絕事故的發生,而事故是一種不經常發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這些意外事件發生的概率一般比較小,就是人們所稱的小概率事件。由于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發生,所以,往往被人們忽視,產生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這恰恰是事故發生的主觀原因。墨菲定律告誡人們,安全意識時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證安全,必須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采取積極的預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們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
5.4 防范未然
“墨菲定律”的簡單原理,使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工作是動態性極強的管理工作,人、機、料、物、法、環載體、經費物資等,很多時候都處于運動狀態下,時時產生著矛盾,處處潛伏著隱患,經常面臨著風險,這就要求各級管理者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和厭倦情緒,積極靠前做工作,經常不斷抓管理,反復扎實打基礎,盡可能降低概率p,盡可能減少事件n,使pn值始終小于1,如此,才能使事故案件被察于端倪,控制于初始,消滅在萌芽,化解為無形,從而確保安全穩定。
“先其未然謂之防,發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這是東漢政治家荀悅對治理社會問題的深刻見解。荀悅的見解和“墨菲定律”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必須防患于未然。
“只要存在發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會發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總會發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損失”。這就告訴我們,對任何事故隱患都不能有絲毫大意,不能抱有僥幸心理,或對事故苗頭和隱患遮遮掩掩,而要想一切辦法,采取一切措施加以消除,把事故案件消滅在萌芽狀態。
5.5 透過現象看本質
事故發生后,領導往往“大吃一驚”,連嘆“意想不到”,甚至“聲嘶力竭”。而領導們平時對安全防事故工作也重視,工作沒少做,但為什么還會發生問題呢?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抓安全雖然把功夫下在了容易發生問題的一些人和事上,而忽視了那些表面看來不容易發生問題的人和事,也就是忽略了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各種隱患、苗頭和征兆。
2003年12月發生的重慶開縣天然氣井噴事故就是忽略這些因素的最好注腳——先是現場技術服務組負責人違規操作,卸下回壓閥防井噴裝置;然后是鉆井隊技術人員明知違規卻并未制止,還指令工人卸下來,鉆井隊隊長可以制止、卻也沒有及時整改;副司鉆違規操作、致使井下液柱壓力下降;錄井工因工作疏忽、對這一嚴重違章行為,開始沒有發現,后來發現了也沒有立即上報……一連串“漏洞”導致井噴事故的發生。
由此可見,平日注重抓好意想不到的問題,是部隊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所謂意想不到的問題,就是那些被我們平時所忽略了的隱患、苗頭、征兆而引發產生的、感到很偶然的問題。這些問題從表面看好像不應該發生,表現出很大的偶然性。其實,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不論發生多么偶然的事故,認真分析起來,總有一定的原因,帶有一定的必然性。
既然意想不到的問題背后都帶有必然性,為什么我們往往認識不到呢?從客觀上講,是因為必然性被一些假象掩蓋了。雖然這些現象背后潛藏著事故隱患、苗頭、征兆,但由于蒙上了一層“不易發生事故”的假象,加之我們思想懶惰,不善思考,不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待事故發生才大吃一驚。
因此,防止意想不到問題的發生,對于領導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辯證法,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特別要善于打破常規,突破經驗的束縛想問題,不僅進行正面思考,而且要“反彈琵琶”,善于從平安無事中找隱患,從常規現象中見異常,從細枝末節中尋苗頭。這樣才能透過現象發現本質,防患于未然。
5.6 防微杜漸
這種奇特的心理現象其實就是“墨菲定律”的真實面孔。墨菲定律不是什么壞東西,倒像是上帝跟我們開的一個小玩笑。它時時提醒著我們:對生活別太計較,保持開心的態度最重要。
歐洲有一個故事:一匹馬的馬掌上由于少了一顆鐵釘而失去了一個馬掌;這匹馬由于失去了一個馬掌而在奔跑中摔倒;由于這匹馬的摔倒而使得騎在馬上的將軍被摔死;由于將軍的陣亡,這個兵團打了敗仗;由于這場敗仗而失去了一座城池;由于一座城池的失陷而亡掉了一個國家。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它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不起眼的細節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在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我們要深刻體悟墨菲定律,時刻注意防微杜漸。
5.7 應用墨菲定律應掌握的原則
5.7.1 句號原則
正像每個句子都要有句號,不寫句號,句子就沒完。這里強調的是:對任何工作檢查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沒有檢查,工作就沒完。
5.7.2 分立原則
自檢是非常必要的,但還有不足,還要有與之平行的完全客觀的有他人進行的檢查。對于任何產品,都要有嚴格的質量檢驗制度。
5.7.3 連鎖原則
自檢,互檢和他檢,要形成連鎖檢驗。
5.7.4 閃爍原則
人的視覺有一種時間遲鈍現象,即較長時間看一種顏色或一件東西,會越來越遲鈍。因此,要經常變換顏色與標記,是工作者有常改常新之感,也會克服遲鈍,起到提醒的作用。與人的差錯多斗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與人的松懈慣性做斗爭
5.7.5 醒目原則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接受信息90%靠視覺。所以,對于那些易出差錯的部位,最好能加上醒目的標記,使人注意。
6、墨菲定律在火電廠HSE管理中的應用
6.1墨菲定律在火電廠HSE管理中的重要意義
墨菲定律的內容并不復雜,道理也不深奧,關鍵在于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們為什么不能忽視小概率事件的科學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須加強過程控制,發揮警示職能,堅持預防為主原則的重要意義;同時指出,對于人們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個定律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意義。對于用電腦的人來說,沒有備份的資料一定會丟失;對于生活在天氣多變地區的人來說,老天永遠在你沒拿傘的時候下雨.
其實,墨菲定律并不一定是我們感覺的問題,它有統計概率的理論基礎,它對我們的啟示,用直接的語言說,就是未雨綢繆,周到地做工作。
6.2、從墨菲定律想到HSE管理
“墨菲定律”這樣說:“可能存在的差錯,必將發生?!?/p>
依理推之,事故是難以避免的,因為客觀上存在著事故發生的“因果鏈”。就設備來說,越是科技含量高、系統復雜的裝備,事故的“因果鏈”越長,事故的發生越難以避免。
然而,事故真的就防不勝防嗎?其實,事在人為,關鍵看你是不是開動腦筋想辦法了。
技術措施,是防止人為差錯的好辦法。蓄電池正負極很容易接錯,要避免發生這樣的差錯,我們通常強調責任心,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人的責任心再強,也有一念之差。于是,有人想了一個妙招,把電瓶正負極的插頭做成不同的規格,正負極接反了就插不進去。一個小小的技術竅門,從根本上杜絕了事故的發生。
避免事故,關鍵是要把責任與利益掛起鉤來。二戰期間,某公司為美空軍生產的降落傘合格率為99.9%。這意味著1000名傘兵中,就要有一人喪命。軍方與該公司交涉,可公司說,100%合格率是“不可能達到的奇跡”。后來,軍方不再同公司理論,而是在驗貨時任意抽出一只傘,由公司負責人親自背上從飛機上跳下。結果,該公司不得不絞盡腦汁提高質量,100%合格率的奇跡真的出現了。
避免事故,還要標本兼治。很多情況下,事故的發生是一種連鎖效應。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曾經流行一種管理方法,叫做“追問到底法”。比如,公司的某臺機器突然停了,負責人就會沿著這條線索追問。問:“機器為什么不轉了?”答:“因為保險絲斷了?!眴枺骸盀槭裁幢kU絲會斷?”答:“因為軸承不夠潤滑?!眴枺骸盀槭裁摧S承不潤滑?”答:“因為油泵未裝過濾器,嚴重磨損?!弊穯柕酱?,原因找到了,事故的源頭就被堵住了。
由此可見,言之鑿鑿的“墨菲定律”也沒有那么絕對,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成立”:那就是片面強調責任心,而忽視了技術保障;片面強調“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而忽視了責任與利益相統一也能做到萬無一失;片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忽視了治標更治本。因此,我們不能借口事故“必然發生”,過分強調預防事故的難度,而是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多多借助科技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6.3改變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傳統的安全管理是人們在事故發生后,通過總結教訓,進行“亡羊補牢”式的管理。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市場經濟導致一些人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發生變化,新的危險不斷出現,事故誘因也在增多,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已難以適應當前情況。為此要求人們不僅要重視已認識到的危險,還要主動地識別新的危險,變事后管理為事前與事后管理相結合,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牢牢掌握電力安全管理的主動權。
在電力生產活動中,降低事故發生概率的關鍵在于對意外事件概率的控制。只有小概率危險事件降到最低,才能有效降低各類事故的發生概率。這就要求我們對于每一次操作或施工,都要做好安全性分析。對于一套輸變電設施,如果設施要求達不到標準,有風險、存隱患,應及早排除,帶病運行終將出事故;對于整個電網,要注意全面做好安全性評估。在從事電力生產和有關活動之前,必須將危及安全的危險因素和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找出來,提醒相關人員注意并引起操作人員的重視,從而確保其活動處于安全狀態。在電力安全管理中,應從以下幾方面確保生產活動處于安全狀態:
(1)過程管理是電力安全管理中預防控制職能的重要部分。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職能,針對不安全狀態具有突發性的特點,安全管理就是要在人們活動之前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安全管理控制職能的核心就是預防,堅持預防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條重要原則。墨菲定律指出:只要客觀上存在危險,而且人們還麻痹大意,那么危險遲早會變為不安全的現實狀態。所以,預防和控制的前提是要預知人們活動領域里固有的或潛在的危險,并告誡人們預防什么,如何預防。同時對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使其掌握預防和控制危險的知識、手段和方法,形成一種自我防范、自我保護的意識。
(2)加強警示職能,強化人員安全意識。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要求人們不僅要重視發生頻率高的、危險性大的危險事件,而且要重視小概率事件;不僅要消除麻痹大意思想,而且要克服僥幸心理,使人們的安全意識時刻不放松,消除危險產生的條件,從而控制危險的發生。對于同一狀態中同一工作下的小概率事件,隨著次數的增加可能其他人發生了99次,沒有造成事故,而你自己發生了1次就造成了事故,對其他人來說此類概率危險事件發生事故概率1%,而對于事件當事人來說就是100%。
(3)提高全員參加安全管理的自覺性。安全狀態如何,是各級各類人員活動行為的綜合反映,個體的不安全行為往往禍及全體,因此,安全管理不僅是領導的事,更與全體人員的參與密切相關。調動全體人員參加安全管理積極性的途徑有2條:① 激勵。即調動積極性的正誘因,如獎勵、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等正面刺激;② 形成壓力,即調動積極性的負誘因,如懲罰(經濟的、政治的等)、警告、開除等負面刺激。
對于安全問題,負面刺激比正面刺激更重要,這是因為安全是人們正常生產、生活中的基本需要,如果安全,則被認為是正常的;若不安全,一旦發生事故會更加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因此,不安全比安全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墨菲定律正是從此意義上揭示了在安全問題上要時刻提高警惕,人人都必須關注安全的科學道理。這對于提高全員參加安全管理的自覺性,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6.4、HSE管理人員
作為一個HSE管理者,更應該抓住小的苗頭以預防問題的發生。在此,細節管理就是在HSE管理時發現那些暗含玄機、事關成敗的小事與苗頭,并對這些小事與苗頭進行感知、洞察、思考和處理,從而維護HSE正常發展的一種管理方式。如果HSE管理人員能夠關注細節,并且及時妥善解決這些細節問題,HSE管理就可以避免許多失誤。
6.4.1 見微知著,從細節中認識員工
古人云:“閱人以微?!闭f的是看人要從細微之處去認識。明末將軍洪承疇被捕后,大有以死報效大明的架勢,清朝統治者原來打算殺了他。但一位有經驗的老臣看到洪承疇對衣服上的污漬非常在意,認定他對生充滿了留戀,便想辦法勸降了“大義凜然”的將軍。
瑪麗到公司去應聘,因為她把別人遞來的開水非常自然地遞給了主考官一杯而受到青睞。但最終瑪麗并沒有被錄取,因為當公司決定派她到田納西州去工作時,瑪麗說要回去和父母商量,公司認為她沒有主見,無法獨當一面,決定不予錄用。這種從細節中判斷人的性格、品質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認識學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一個員工在早上主動與工友打招呼,說明他熱情好交際;一個員工郁郁寡歡、獨來獨往,一定有什么心事或者來自一個氣氛壓抑的家庭;一個員工如果披衣散扣、衣冠不整,說明是個懶散或者在生活上不拘小節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先兆,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HSE管理人員要能見微知著,才能因勢利導,管理好HSE。
6.4.2 言傳身教,用細節教育員工
中央電視臺有一則很有意義的公益廣告:忙得頭發都來不及攏一攏的母親俯身給老人洗腳,旁邊的兒子看到這種情景后,也搖搖晃晃地端著一盆水來給自己的母親洗腳。足見細節的影響力和榜樣的力量。HSE管理人員必須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要照亮別人,自己身上必須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自己心中必須要有火種。HSE管理人員的勞動就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塑造靈魂的勞動。而一個HSE管理人員的人格和靈魂并不只是表現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表現在與員工相處的一點一滴中,這些細節可以說是一絲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夜喜雨。
6.4.3 潛移默化,用細節感染員工
細節管理是行動的學問。要把HSE管理好,除了縝密的思考和周全的計劃,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HSE管理者要把細節管理的精神貫徹到執行中,重視執行的每一個環節。
要提高HSE管理的決策的執行力,HSE管理人員要學會用細節去感染員工,讓員工心服口服地按照要求去做。
細節是最能說服人、最能打動人的。
HSE管理沒有什么奧秘之處,它不過是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細節是深入淺出的學問,細節管理包含在管理的整個過程中,并且要從HSE管理人員自身做起。HSE管理人講求細節不一定能使HSE管理成功,但成功的管理必定講求細節。
6.5發揮警示職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是指在人們從事生產勞動和有關活動之前將危及安全的危險因素和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找出來,告誡有關人員注意并引起操作人員的重視,從而確保其活動處于安全狀態的一種管理活動。由墨菲定律揭示的兩點啟示可以看出,它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對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安全管理中,警示職能將發揮如下作用:
6.5.1 警示職能是安全管理中預防控制職能得以發揮的先決條件
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職能。由于不安全狀態具有突發性的特點,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們活動之前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防止事故發生。這說明安全管理控制職能的實質內核是預防,堅持預防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條重要原則。墨菲定律指出:只要客觀上存在危險,那么危險遲早會變成為不安全的現實狀態。所以,預防和控制的前提是要預知人們活動領域里固有的或潛在的危險,并告誡人們預防什么,如何控制。
6.5.2 發揮警示職能,有利于強化安全意識
安全管理的警示職能具有警示、警告之意,它要求人們不僅要重視發生頻率高、危險性大的危險事件,而且要重視小概率事件;在思想上不僅要消除麻痹大意思想,而且要克服僥幸心理,使有關人員的安全意識時刻不能放松,這正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
6.5.3 發揮警示職能,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
傳統安全管理是被動的安全管理,是在人們活動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發生后,通過總結教訓,進行“亡羊補牢”式的管理。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市場經濟導致個別人員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不斷變化,新的危險不斷出現,發生事故的誘因增多,而傳統安全管理模式已難于適應當前情況。為此,要求人們不僅要重視已有的危險,還要主動地去識別新的危險,變事后管理為事前與事后管理相結合,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動權。
6.5.4 發揮警示職能,提高全員參加安全管理的自覺性
安全狀態如何,是各級各類人員活動行為的綜合反映,個體的不安全行為往往禍及全體,即“100-1=0”。因此,安全管理不僅僅是領導者的事,更與全體人員的參與密切相關。對于安全問題,負面刺激比正面刺激更重要,這是因為安全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如果安全,則被認為是正常的;若不安全,一旦發生事故會更加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因此,不安全比安全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墨菲定律正是從此意義上揭示了在安全問題上要時刻提高警惕,人人都必須關注安全問題的科學道理。這對于提高全員參加安全管理的自覺性,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7 、墨菲定律的影響
1.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2.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3.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4.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如何消除“墨菲定律”帶來的不良影響:
1.注意防范,有可能出現差錯,就必須實現制定相應對策。
2.堅定立場,遇事要有自己的觀點,時刻都要把握住自己。
3. 調整自己,遇事多往好處想,時刻保持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態。
8 、結語
“墨菲定律”的內容并不復雜,道理也不深奧,關鍵在于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們為什么不能忽視小概率事件的科學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須發揮警示職能,堅持預防為主原則的重要意義;同時指出,對于人們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在廣泛采納以上措施和建議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安全標準化管理,認真執行現行的安全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不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減少或避免的。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的內審是確保工作場所安全的重要環節。通過內審,企業能夠識別和評估潛在風險,采取預防措施,從而避免事故發生,保障員工健康和企業財產安全。
2024-04-30五一假期,高速公路成為眾多出游者的首選路線,但隨之而來的是安全檢查的多重挑戰。本文將探討在這一特殊時期,高速公路安全檢查面臨的主要挑戰,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2024-04-29五一假期,高速公路車流量激增,安全檢查成為確保道路暢通和預防事故的關鍵環節。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檢查效率,成為擺在各相關部門面前的難題。本文將探討一些實用的策略,以期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提升檢查的效率。
2024-04-29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集團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也需要與時俱進,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安全需求。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幫助集團公司做好安全管理,確保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期穩定發展。
2024-04-28當談到建筑工程時,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風險評估。建筑工程風險評估可以被看作是織就安全之網的過程,它旨在識別潛在的風險和危險,從而采取措施來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在建筑工程中,風險評估是一項關鍵的步驟,能夠幫助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并保障參與者的安全。
2024-04-25為了確保變電站的安全運行,進行全面無死角的安全檢查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確保變電站安全檢查全面無死角的方法: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