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風險評價是分析機器在使用時可能產生的各種危險及對每種危險狀態下可能造成的人身損傷或財產損失的概率和程度進行全面評估。進行正確的風險評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防范風險,對減少事故的發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檢驗監管中,對進出口機械設備的檢驗,會發現各種各樣的機械安全相關的風險,正確識別和評估這些風險,更好地指導企業進行技術整改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加以防范,避免對人員健康造成傷害和財產遭受損失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機械安全風險分析和評價應當貫穿于機械安全檢測的全過程。
1、風險評價的基本概念
任何利用機械進行的生產或服務活動都伴隨著危險,都存在著可能釀成事故的風險。進行風險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根據現實的各種約束,用系統方式分析機器使用階段可能產生的各種危險,以及在危險狀態下可能發生損傷或危害健康的危險事件,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除危險或減小風險的安全措施,在機器的使用階段最大限度地保護操作者,使機械系統達到可接受的最高安全水平。
2、風險評價的程序
風險評價的程序是根據機械設備使用的過程、使用和產出的物質、操作條件等信息,與有關的設計、使用、傷害事故的經驗匯集到一起,對機器壽命周期內的各種風險進行評價的過程(風險評價流程圖見圖1)。
風險評價過程可分為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定兩個階段。
2.1風險分析
風險分析包括確定機械限制范圍、危險識別和風險評估3個步驟。風險分析提供風險評定所需要的信息。
2.1.1機械的限制范圍
機械設備是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為完成一定的應用目的而設計的,因而機械都有限制。機械的限制不同,存在的危險和涉及的人員不盡相同,風險也不同。
機械的限制范圍涉及以下幾個因素:①機械設備使用范圍;②機械設備壽命限制;③機械對人員的體能限制要求;④人員的專業技能限制。
2.1.2危險識別
危險識別是風險評價的關鍵信息環節。危險識別是否全面、準確,將影響風險評價和安全決策的質量。運用科學方法進行系統分析,識別出所有危險的種類、產生原因、危險所在的部位和可能發生的危險事件。
在機械行業識別危險源,應根據企業的生產特征,生產過程及設備狀況,將可能產生危險的危險源全部列出。一般,機械設備主要危險源可以分類如下:
(1)機械危險源:指動力、制造、傳輸裝置、起重機械、通道等危險源。
(2)電氣危險源:指電氣機器配線等危險源。
(3)物理危險源:指高溫、射線、振動等危險源。
(4)化學危險源:指可燃性氣體、液體、易燃性物質混合后產生的有害物質等危險源。
2.1.3風險評估
危險識別后,對每一種危險都應通過分析,確定其風險要素,然后進行風險評估。風險是產生傷害的概率和傷害的嚴重程度這兩個要素的組合。風險分析也就是對這兩個要素的分析確定。風險與風險要素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為:風險=傷害的嚴重程度×傷害出現的概率。
(1)傷害的嚴重程度。評定傷害的嚴重程度,首先確定對象,即確定是對人身安全的損傷,還是財產的損失或對勞動安全與衛生的綜合影響。評估傷害程度時,還應考慮損失所涉及的范圍,范圍越大,涉及的人員越多,嚴重程度就越大。
(2)傷害出現的概率。分析傷害出現的概率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根據歷史數據及相似機械的風險比較,確定危險出現的概率;②考慮一些對避免或限制傷害的可能性有影響的因素;③人員技能和安全意識方面的影響因素。
風險評估應通過定性的方法來支持,并盡可能通過定量方法補充。在許多情況下,傷害出現的概率和傷害的嚴重程度不易確定,特別是定量法,受到可用有效數據量的限制。因此,除了少數定量化的因素外,在許多場合,在得不到精確資料的情況下只能是定性的估計。
2.2風險評定
風險評定是根據風險分析提供的信息,通過風險比較,對機械安全作出判斷,確定機器是否需要減小風險或是否達到了安全目標。如果需要減小機械存在的風險,則應選擇相應的安全措施對策,并應重復風險分析的選代過程。直到通過風險比較后的結果使人確信機械是安全的,實現了機械安全的預定目標。
風險比較是風險評定過程的一部分。根據類推原理,可將評價對象的機械相關風險與類似機械的風險相比較,使評價結論有可信的參照依據。風險比較時應注意以下問題:①兩種機械具有可比性;②被比較機械的資料可靠性;③兩種機械的差異性。
3、風險評價的方法
風險評價是指確定危害事件發生的概率和模擬事件的危害程度,計算其風險值的大小,對其可接受性作出評價,提出風險預防和減控措施及應急預案等,是以系統方式對與機械有關的危險進行考察的一系列邏輯步驟。
為了支持風險評價的過程,需要選擇和使用風險評價的工具。風險評價方法有很多種,使用一種方法,就要了解它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優點和缺點等,并通過實踐驗證其效果,然后推廣使用,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無論哪種評價方法都必須滿足下列要求。
(1)科學性。風險評價的方法必須科學,確實能辨識出機械的所有危險。雖然危險是能夠憑經驗或知識辨識出來,但也有潛在很深的危險并不容易被發現。因此,就必須找出充分的理論和實踐依據,以保障方法的科學性。
(2)適用性。評價方法都應當方便易用、結論明確,這樣才易
于被廣泛接受。預設的參數值過多,難于理解的評價方法是不適
用的。
(3)針對性。需要風險評價的機械危險千差萬別,涉及到誤用、使用者、空間、時間等各個方面,沒有哪一種方法能適合所有的機械設備。不同類型的機械設備,潛在的危險不同,就需要不同的方法進行評價。所采用的評價方法有針對性,才能取得預期的結果。
目前應用廣泛的機械風險評價方法有風險矩陣法、風險圖法、評分法、混合型等。每種方法都可以對危險的風險水平進行分級,識別出不同嚴重等級的危險,也可以通過量化減少的風險去評估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在實際應用中要選擇其中最適合的方法。
總之,通過對機械設備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與評價,從而判定機械設備的遺留風險是否達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其安全質量是否滿足安全標準要求,是機械安全檢驗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驟。
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的數量急劇增加。然而,與此同時,交通事故也頻頻發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在這個情況下,學習駕駛技能變得尤為重要,因為只有通過專業的駕校安全教育培訓,才能真正掌握正確的駕駛技巧,從而確保您的出行安全。
2023-08-31機械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機械操作所帶來的危害越來越關注。正確地辨識和應對機械制造的危害,不僅可以確保員工的安全和健康,還能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事故風險。賽為安全本文將介紹機械制造的危害辨識及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促進機械制造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023-08-22當涉及到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時,有三類關鍵人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人員在確保建筑工地和相關項目的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的角色。他們分別是:
2023-07-13近年來,動土作業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給國家生命財產帶來嚴重損失。為了減少動土作業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資產安全,需要加強對于動土作業安全的掌握和管理。本文就圍繞著“動土作業安全”這個關鍵詞展開論述,提出兩個問題:動土作業對于現代建筑產業有何重要意義?如何保障動土作業的安全性?下面就一起去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吧!
2023-04-23特種作業是指從事礦山、建筑、交通、水利、鐵路、民用航空、郵電、電力、通訊、市政工程等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以及其他特殊工種的人員,他們是必須通過專業培訓,經過嚴格考核后才能持證上崗的特殊工種,企業對這些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更大。
2023-03-14近期應急管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發布《2023年度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應用提升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按照“持續提升、優良運行”的原則,圍繞“四個深化”,以企業重大危險源三類包保責任人履職應用為突破口,深化關鍵崗位應用;通過企業自評、地方核查、部級督導,深化企業運行質效;通過系統運維、數據提升、功能拓展,深化系統支撐保障;通過制度完善、宣傳交流,深化長效運行機制,持續推動所有重大危險源企業實現雙重預防機制優良運行。
20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