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年,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組織編制并發布實施HSE管理體系,首次在大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引入HSE管理。截止目前,幾經修仃和換版,HSE管理體系運行正常,取得了豐碩的HSE管理經驗,培養了一批HSE管理骨干,為今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行體系化管理莫定了基礎。
1、HSE管理體系概論
HSE管理體系是職業健康(Health)、安全(Safety)與環境(Environment)管理體系的簡稱,是將組織實施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組織機構、職責、做法、程序、過程和資源等要素有機構成的整體,使各管理要素通過科學、系統、規范的運行模式有機地融合在‘起,相互關聯、相互形成的動態管理體系。
隨著現文明的開啟,安全生產事故的預控防范與處理逐步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的重視,各種安全生產管理的理論、方式、方法也隨之興起并運用于生產實踐。
2、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HSE管理體系簡述
2009年,國內首個標志性和里程碑意義的特大型跨海橋島隧工程-港珠澳大橋工程首次確定系統性的引入HSE管理體系,開創了大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施HSE管理先例。2014年,具有行業特點的大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HSE管理體系研究在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計劃的支持下,獲得圓滿成功。
根據研究成果,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HSE管理體系文件B版由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三個層級文件構成(如下圖,圖中第四層級文件是記錄文件匯總)。
(1)HSE手冊(導則)-對體系的要素和層次,以及相關關聯關系進行邏輯排列和說明的指導性文件,主要包括方針目標、管理政策、組織架構、要素劃分及相互關系、事件驅動等,對外展示和宣示的公開性文件。
(2)HSE程序文件-是規范企業主要領導、各職能部門(不僅僅是HSE管理部門)HSE職責和權限,以及明確HSE工作中直線責任、監管責任和相互監督、制約的管理性文件,是落實“領導帶頭、部門分工負責、HSE綜合監管”和“誰主管,誰負責”、“一崗雙責”等政府規定的具體體現。
(3)HSE管理文件-用于規范管理層HSE履職流程,指令操作層標準化作業的執行性文件(包括管理篇、執行篇和其派生的支撐性文件)。
上述研究成果與體系編制實踐,是在保持合規性的基礎上,根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特點,將適宜性、可操作性放在重中之重考慮。
3、HSE管理體系現的核心價值
總體而言,HSE管理具有系統性、規范性和適宜性的特點,是氣能夠持續發展并逐步被廣泛運用,可以有效的從石油化工單一行業逐漸擴大至各行各業的基礎。每一次的非簡單復制的管理實踐,在打破傳統的、僵化的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的同事,展現的是其核心價值的生命力。
(1) HSE管理以體系建立為基礎,以領導力的實現為核心驅動力、以風險控制前置為重要手段,確保實現“以人為本、環境優良”目標。
在HSE管理實踐中,體系的建立必須做到合規性、系統集成性、適宜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合規性是指體系文件的各項規定要滿足現行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要求;系統集成性是指體系各要素(風險識別后確定的管理要素,分為關鍵要素和子要素)要有機集成、互為補充、互為監督并實現要素控制全W蓋;適宜性和可操作性是指文件的指令性規定要考慮生產作業的實際情況,即綜合考慮實施者現時的人、機、物、法、環條件,具有可操作、可執行的特點。
領導力的有效實現,是體系運行與實施的核心驅動力,是落實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一把手負責制”的有力體現。在HSE管理中,領導力包括企業、承包人、作業隊伍等作業過程中涉及的各層級一把手。領導力的體現主要表現在:是否賦予HSE監管部門(人員)真實的權利;是否真正了解HSE管理現狀并經常性與監管部門(人員)交流并給予支持;是否真正督促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誰主管,誰負責”;在危險性較大工程/單項HSE與生產的矛盾;在HSE考核和事故處置時,是否嚴格執行相關制度。
風險控制前置是指任何一項施工作業前,都要優先考慮其風險度(不可接受、安全、可接受),在充分進行風險識別(包括法律法規辨識、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和環境因素識別)的基礎上,制定有效的控制或削減措施并直行。風險控制前置是體系文件的重要組成,風險識別和控制要求全員參與、各負其職,其控制或削減措施要綜合考慮合規性與適宜性(指現有的生產技術、工藝技術、HSE技術和經濟承受力等),是措施得以有效執行的根本保障。風向識別與控制貫穿于生產作業的每一個環節。
在HSE管理中,“以人為本,環境優良”不是口號,是真實存在的,通過各要素集合并強力執行的管理和績效考核目標。
(2)HSE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HSE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補充,是HSE管理得以全員、全方位有效實施的重要保證。
與企業文化略有不同的是,企業的HSE文化在形成后,在成為普遍的HSE價值觀后,不會因主要領導的更替而改變,也不會因運功的轉崗而發生個體行為改變。企業HSE文化的形成,是員工從被強制到自律再到自覺的過程。
企業HSE文化逐步形成的過程,就是HSE管理體系實施與運行的最好證明。所以,HSE管理體系不只是制度體系的有機融合,不只是HSE宣傳宣貫、培訓教育、班前班后會、技術措施交底等手段的實施,更是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的人文詮釋。這種詮釋要貫穿始終,為“以人為本、環境優良”目標服務。
(3)追求“本質安全”和“本質安全化”。
本質安全是指:當操作失誤時,設備、系統能夠保證安全;當設備、系統發生故障時,能夠自動排除故障影響或安全地停止運轉;采取雙重或多重安全措施,確保人身、設備和系統安全。
本質安全化是指:為是設備、系統達到本質安全而進行研究、設計和改造。
HSE管理在引入“本質安全”概念時,更注重使用以擴大,已不是單純指設備構造的本質安全設計,而是指在現時的生產技術、生產工藝、工程設備和經濟條件下,以科學、系統的管理體系,互為倚用、互為補充,將風險、事故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
HSE管理中,要著重體現三種基本特征: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即尊章守紀、按章操作是前提;嚴格監管,杜絕“三違”是補充,確保實現個體安全是目標。二十物的安全可靠性,即嚴格遵守設計“三同時”、設計變更“三同時”。三是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即為確保在發生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況時避免發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機互補,人機制約”的安全系統?,F場的HSE管理中,常見的措施包括:危險性較大工程/單項工程實行HSE專項方案制度;較大風險作業實行HSE作業許可制度;大型船機、特種設備實行HSE進場準入制度等等。
HSE管理中,本質安全的核心還是風險識別、預防與控制?!癏SE源于責任、源于設計、源于質量、源于防范”是對本質安全的最好詮釋。
(4)標準是一切行動的準則,強調執行力。
簡單說,就是一切作業行為有標準,一切作業行為按標準執行。
體系有標準:寫你所做的。體系要滿足合規性、系統繼承性、適宜性和可操作性。
執行有標準:做你所寫的。要有強制性,要有執行力。
監督檢查與考核要有標準:分機制定綜合檢查標準、專項檢查標準和巡回檢查標準(含專項方案實施前的HSE技術措施檢查、驗收標準)。要做到一級檢查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抓落實。要樹立“建設單位、承包人對作業現場的檢查,不是替代施工隊伍進行檢查,也不僅僅是幫助施工隊伍查漏補缺,更為重要的是,要通過發現的問題分析、掌握、追溯問題存在的管理原因和責任并制定對策措施(含依照制度考核)”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將HSE“綜合監管、直接監管、現場管理”職責層層傳遞到作業層。只有這樣,實施“事故前置管理”(對重大隱患、致命違章、習慣性違章和重復性違章按事故“四不放過”原則處理)才會取得預期效果。
追溯有標準:記你所做的。記錄要真是、規范。
有效性有標準:做到的要有效。
(5)HSE責任首先在各業務主管部門。
體系的編制與實施,要充分體現“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誰主管,誰負責”。
HSE管理是一項各級領導、各級部門和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HSE責任首先在業務主管部門。
HSE目標和其它經營指標一樣重要,是對各級管理者的重要考核依據。
HSE業績是各項工作成果的綜合體現。
4、小結
HSE管理具有合規性、系統集成性、適宜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在風險充分識別的基礎上,其要素能夠完全覆蓋“平安工地建設”、“文明施工”、“標準化現場”、“6S”等管理規定,而且要求更高。從作者多年從事HSE管理工作的經驗來看,HSE管理的核心價值體現了HSE文化的精髓,而執行力又是核心價值的核心。行動勝于空談。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的,都是空中樓閣。
HSE的價值,最終取決于一個企業HSE文化的積淀與形成。在此之前,HSE管理趨向于“有罪推論”,即“有隱患就一定有責任”,而不是“有事故才有責任”?!懊恳粋€人都不希望出事”對HSE管理者而言應該看做是正確的廢話,是HSE管理的“大敵”,它掩蓋的是有章不循。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的內審是確保工作場所安全的重要環節。通過內審,企業能夠識別和評估潛在風險,采取預防措施,從而避免事故發生,保障員工健康和企業財產安全。
2024-04-30五一假期,高速公路成為眾多出游者的首選路線,但隨之而來的是安全檢查的多重挑戰。本文將探討在這一特殊時期,高速公路安全檢查面臨的主要挑戰,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2024-04-29五一假期,高速公路車流量激增,安全檢查成為確保道路暢通和預防事故的關鍵環節。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檢查效率,成為擺在各相關部門面前的難題。本文將探討一些實用的策略,以期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提升檢查的效率。
2024-04-29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集團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也需要與時俱進,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安全需求。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幫助集團公司做好安全管理,確保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期穩定發展。
2024-04-28當談到建筑工程時,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風險評估。建筑工程風險評估可以被看作是織就安全之網的過程,它旨在識別潛在的風險和危險,從而采取措施來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在建筑工程中,風險評估是一項關鍵的步驟,能夠幫助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并保障參與者的安全。
2024-04-25為了確保變電站的安全運行,進行全面無死角的安全檢查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確保變電站安全檢查全面無死角的方法:
2024-04-25